旅顺博物馆是古代丝绸之路文物重要的收藏机构,特别是其中以纸本形态存在的汉唐时期写本文献,以数量多、时代跨度大而倍受瞩目。5月26日上午,“港博论坛”第102期邀请到旅顺博物馆馆长王振芬带来《从“大谷文书”到“旅博文书”:有关丝路文化的一宗重要收藏》讲座,详细介绍了旅顺博物馆馆藏“旅博文书”与“大谷文书”的关系,以及近年来对&l..
博物馆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对于深入推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增进民生福祉等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港博论坛”第101期邀请到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副主任黄洋带来切合博物馆日主题的讲座《为了更美好的世界和生活&..
汉承秦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之一。在约400多年的历程中,创造了气势磅礴、雄浑灿烂的文化。目前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展出的《永生之境——河北汉代王室文物展》特展,呈现给观众河北地区出土的汉代王室珍贵文物,为更好地理解展览背后的故事,3月10日下午,第99期“港博论坛”我们特意邀请到河北博物院陈列展览部主任、研究馆员武贞,为观众朋友讲一讲汉代中山国与中山王的故..
秦朝末年,中原战乱。原秦将赵佗据有岭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后接受汉朝册封为南越王。公元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武帝所灭。赵氏南越国治理期间是岭南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2月24日下午,第98期“港博论坛”邀请到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研究馆员李灶新带来《岭南镜像——从考古发现看南越国的历史与文化》讲座,从考古发现的视角,为大家讲述了赵氏南越国治理期间岭南..
我国的汉文化对周边地区自古以来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次,2023年的第一期“港博论坛”(总第97期)邀请到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博导王培新教授,以汉魏晋时期乐浪郡考古资料为中心,为我们讲一讲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4世纪期间,朝鲜半岛西北地区汉文化的形成与社会变迁问题。讲座从考古学历史背景讲起,公元前3世纪,以平壤为中心的朝鲜半岛西北部,形成了以细形青铜短剑、铜矛、铜戈为代表性器物..
“永生之境:河北汉代王室文物展”即将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幕,展览将展出100余件河北汉代诸侯王墓葬出土的精品。“港博讲坛”特地邀请到南京博物院考古所副所长李则斌为我们带来“广陵与东阳——汉代江淮地区诸侯王陵”讲座,先让大家看一看江淮地区的汉代诸侯王墓葬与河北地区的有什么异同。西汉一代在江苏的主要封国是徐州的楚国和扬州的广陵。东阳原..
人物类纪念馆近些年在我国各地越来越受到重视,地方名人是地方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以他们为主题的博物馆是各地区博物馆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但如何把这类博物馆做好、做亲民却一直是一大难题。由此,这一期的“港博论坛”我们特别邀请了首都博物馆陈列艺术部原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博物馆学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程旭副研究员为大家分享有关人物..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鲁迅先生大力倡导新兴木刻,这些新兴木刻不仅在反对国民党统治、反日本侵略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在新中国建设中鼓舞劳动者奋进。为纪念鲁迅先生对于中国版画之贡献,展示众多版画家的革命精神,“革命的新艺术——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革命版画展”正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展出。由此,10月13日下午 “港博论坛”第94期特别邀请到上海鲁迅..
在战国至汉初的考古发现中,常有一种拱桥形的铜片制小件出土,因形似玉璜,有研究者称其为“璜形饰”。9月23日下午“港博论坛”第93期邀请到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孟洲为我们讲解了四川盆地战国至西汉初期墓葬中出土的铜璜形饰的奥秘。讲座开始首先强调了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和地貌情况,认为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同时在先秦时期的文化面貌上也相对独..
“港口与影像”是于2016年发起,通过委任艺术家展开摄影和相关媒介的实践,来探索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港口地区发展的现实环境,以及港城空间关系下衍生出的不同议题的一项计划,其展览项目的第三期“口岸的回响”正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展出中。8月26日晚的“港博论坛”第92期邀请到该展览的策展人何伊宁,以“港口、影像与历史的回响”为主题,围绕&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