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港博论坛”第89期邀请到良渚遗址考古、保护、申遗和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蒋卫东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一场《革面与豹变——良渚遗址保护申遗历程》的精彩讲座,逾2万名观众通过直播间收看了本次讲座。讲座伊始,蒋卫东老师由“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出处:《易经》)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点明讲座将从考古发掘..
4月25日下午,港博论坛第87期邀请到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教师孙学钧博士为我们带来中国当代陶艺发展史专题讲座《中国当代陶艺漫谈》。此次讲座分为三个章节:(一)中国当代陶艺的缘起;(二)中国当代陶艺的发展;(三)中国当代陶艺的中兴。孙教授从艺术家群体和艺术家在艺术上探索的成果出发,以港博「明州问陶」展览的艺术品为重点解读对象,为我们梳理当代陶艺这门造型艺术在我国40余年的发展历史脉络。姚..
3月28日下午,港博论坛第86期邀请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研究员带来专题讲座《当我们谈论“宋韵”在谈论什么?》。线上共有1.1万听众聆听了此次讲座。在讲座的第一部分,郑所依据从事浙江宋元考古和南宋历史研究的经历,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阐述他对宋代历史文化资源和“宋韵文化”的理解。其中包括:以岳飞、文天祥为代表的浩然正气的爱国主义;以范仲淹、张载、苏东..
大年初五迎财神,大年初五讲年俗,中国港口博物馆港博讲坛第85期邀请到上海大学讲师民俗学博士方云女士以“岁时:中国节日遗产的文化精神与内涵“为题,以全国各地”过大年“的多样民俗实例,诠释中国人民过春节的文化真谛。逾万名观众在云端共享这一场文化大餐,过了个”民俗文化”年。首先,方老师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春节的“通过仪式”的概念,..
1月21日下午,新年的第一期港博讲坛邀请到了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黄明珍老师为我们讲解泉州——这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城市的各个遗产点以及它们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在福建召开的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的第56个世界遗产。在这场讲座中,黄馆长首先为大家科普了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的定义、遴..
12月29日,在2021年的尾声里,第83期港博讲坛邀请到了张氏帅府博物馆副馆长赵菊梅,为我们讲述近代著名将领--张学良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张学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他身为西北“剿共”副司令,却暗中与中国共产党往来;身为国民党将领,却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赵馆则通过讲述多个历史细节,来多方面、多角度的去看待这位百岁老人的一生,带领观众通过张学良自己的价值标..
11月25日上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厦门大学考古教研室主任王新天做客港博讲坛第82期,带来一场以《水下考古与海洋考古:西学东渐背景下的中国海洋考古发展迷思》为主题的讲座,近万名市民与文博爱好者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直播间收看了讲座。王老师从海洋考古学的理论界定入手,回顾国内外的哲学家、史学家、考古学家对“海洋人文”概念的形成与研究,他将海洋考古学的..
10月28日上午,港博讲坛第81期请到天一阁博物院张亮副院长,以“国运与城运:大历史视野下的宁波”为题,给出了他关于“何以宁波”的研究与思考,1.6万余名市民与文博爱好者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直播间收看了讲座。讲座伊始,张院开宗明义地表达他对于“何以宁波”问题的思考,他表示,要考察宁波辖区的变更、城市的出现、经济的发展、风俗的成型、观念的固化等..
9月17日上午,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林国聪研究员做客港博讲坛第80期,为我们讲述明州罗城遗址的考古新发现,近万名市民与文博爱好者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直播间收看了讲座。林老师从《资治通鉴》“罗城,外大城也;子城,内小城也”文献入手,开宗明义地为观众厘清了讲座主题“罗城”的概念。其后从设州建城始末、明州罗城遗址和罗城保护展示三方面讲述了明州(..
8月26日上午,第79期港博讲坛邀请到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马沈老师,为我们讲解八一南昌起义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中,是如何从偶然走向必然。马沈老师首先为我们简单讲述了一下南昌起义发动前的历史背景——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大量共产党员与革命群众被反动派杀害,党内动摇,于是中共中央在武汉建立临时常委会、开展土地革命、组织工农武装等一系列举措,最后鲍罗庭、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