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的蓝色海洋中,有一种生物,它们以其独特的外形和坚硬的外壳,在人类历史中扮演了多重角色。它们既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也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符号。它们就是海贝,我们在菜市场、大自然、餐厅、博物馆、水族馆、工艺品商店等地方都会看到他们的身影。然而,我们对这些古老的海洋居民了解多少呢?在“港博讲坛”第117期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自然部副主任方园博士,通过十个议题,带领我们深入探索了贝类的奥秘。
议题一、绝大多数贝类有壳,但不是有壳的,就是贝类
讲座从一个人们普遍的误区讲起:有壳的生物就是贝类。贝类属于软体动物门,它们以其柔软的身体和坚硬的外壳而闻名。然而,像螃蟹、藤壶、海胆、舌形贝、海龟等,尽管它们也拥有坚硬的外壳,但它们并不属于软体动物。
议题二、贝壳有内、外之分
软体动物在形态上千差万别,但在结构上一般都可分为头、足、内脏团和外套膜。头位于身体前端;足位于头后和身体腹面,是运动器官;内脏团位于身体背面,是各种内脏器官所在之处;外套膜向身体表面分泌出的碳酸钙会形成一或两个可以包围整个身体的外壳,形成软体动物坚硬的保护体。只有少数软体动物的壳是被身体包围着的,或壳完全消失。
议题三、贝类有很多种
贝类是自然界中种类繁多的生物群,现生贝类约有85000种,而已经灭绝的贝类约有60000至100000种。贝类根据身体结构可分为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掘足纲、腹足纲、双壳纲和头足纲七类。根据生存环境,贝类又可分为海贝、淡水贝和陆贝,其中约有一半的贝类生活在海洋中。
议题四、贝类,可以吃荤,可以吃素
贝类的食性多样,包括肉食性、植食性和滤食性。头足类和一些腹足类通常为肉食性,而多板类和有些腹足类则为植食性。双壳类贝类,如贻贝、牡蛎、江珧等,主要通过过滤海水来获取食物。
议题五、贝类,可以定居,可以做游民
贝类在生活方式上也表现出多样性。有些贝类选择定居在一处,如砗磲、海菊、珍珠贝等,而大部分则像游民一样自由移动。这种多样性反映了贝类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议题六、贝类,大小多变化
贝类的大小差异极大。我们日常见到的贝类普遍很小,但大的却可以长到极大,以南海的大砗磲为例,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贝类之一,最大个体可长到120厘米,体重可超过200千克,寿命可超过100年。
议题七、贝类,颜色多变化
除了贝类的外套膜、外壳、身体本身等拥有多变的颜色外,有些贝类的血液因含有不同的血蛋白,除我们最为熟悉的血红蛋白外,还存在血蓝蛋白等,所以呈现蓝色、绿色等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的变化为贝类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议题八、贝壳,形状多变化
贝壳的形状多样,从梨形、螺丝形、耳形、陀螺形、笠形、棍棒形、心形到不规则形、扇形、卵形、圆盘形、琵琶形等,每一种形状都是大自然精心设计的杰作。
议题九、贝壳,表面装饰多变化
贝壳的表面装饰同样丰富多彩,包括纹理、棘刺、颗粒、结节、突起、色斑、色带、壳皮和壳毛等。这些装饰不仅增加了贝壳的美观性,也是贝类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
议题十、贝类的生存技能,多到超乎你想象
贝类拥有多样的生存技能。在防御方面,它们拥有外壳、棘刺、口盖等。在伪装方面,如衣笠螺会粘上小贝壳、小石粒等进行伪装。在进攻方面,一些贝类甚至发展出了施毒的能力,如地纹芋螺,其毒素复杂且致命。
目前,中国港口博物馆正举办的第八季“万物启蒙•时贝纪”中国通识文化研学营,就以“贝”为研学主题,深入探讨贝类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其文化历史意义。方博士的精彩讲座,让我们对贝类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生存策略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为我们探索贝类世界提供了宝贵的视角,为我们重新审视海洋生物与海洋文明的紧密联系带入了新的话题,也为树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意识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