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中国港口博物馆邀请了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栗建安研究员做客港博讲坛第48期,为我们带来题为《中国水下考古发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专题讲座。栗建安研究员将中国沿海各地考古发现的多处水下沉船遗址一一道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各处遗址概况,以及在各遗址处发现的瓷器、钱币、碇石、漆器等出水文物,并介绍了与出水瓷器有关的松溪回场窑、南安罗东窑、闽清义窑等窑址,列举出中国..
8月29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赵莉做客《港博讲坛》,作题为《风从海上来——航海与近代上海》的专题讲座。赵老师以1843年上海开埠为切入点,通过近代港口、轮船、航运等对上海城区格局、市政建设、建筑风格、港口景观、地方语言、生活风尚的影响,揭示航海与上海这座城市之间的内在关系,展现城市记忆中的航海情结。她运用详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图文,讲述了近代上海港航运业对港口贸易的促..
7月25日下午,中国港口博物馆邀请了《海帆流彩万里风——十八、十九世纪中国外销艺术品展》策展人之一、广州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李民涌先生做客港博讲坛第46期,为我们带来题为《古代广州的对外贸易》的专题讲座。李馆长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广州作为中国对外贸易大港长盛不衰的悠久历史,并从地理环境、管理和经商经验等多方面分析了其得天独厚的外贸优势。然后李馆长运用各种数据和实物,向大家..
5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副馆长、广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馆员熊昭明做客《港博讲坛》,作了题为“合浦港考古与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专题讲座。熊昭明副馆长从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入手,以多年学术研究和考古实践, 结合大量精致清晰的实物照片,详细介绍了涉及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合浦文物,带领大家找寻汉代合浦港的印记,分析了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产生的..
为配合今天上午刚开展的《一个法国人的中国梦》特展,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客座研究员,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历史顾问陈悦做客《港博讲坛》,作了题为“恰同学少年——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的故事”的专题讲座,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听讲,现场座无虚席。 船政后学堂开创了中国近代海军军官教育,驾驶班第一期是后学堂培育出的第一批海军军官,他们或曾亲历甲午海战,或曾参加清末、民国..
4月27日上午,天津博物馆历史研究部主任岳宏做客中国港口博物馆的“港博讲坛”第43期,为大家带来《倚港建城 港城相依——浅谈历史上天津港对天津城市的影响》的专题讲座。岳主任运用详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图文为大家介绍了天津的城市历史和发展进程,尤其是天津港的形成和繁盛,并运用大量实例为大家展示了天津南北文化荟萃、中西文化交汇的繁荣景象,最后引用照片和文献为现场听..
为配合昨天开展的“金钩玉带入梦来——中国古代带钩展”, 4月22日上午,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仁湘教授做客《港博讲坛》,作了题为“束身自修:古代带钩二三事”的专题讲座,吸引了两百多位市民前来听讲,现场座无虚席。王仁湘教授从海昏侯墓出土的断袖玉舞女说起,将不同时代的带钩做了材质、形制、工艺..
3月16日下午,中国港口博物馆邀请了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雷少博士做客“港博讲坛”第41期,带来题为《浙东海岛盐业考古探索——宁波大榭史前制盐遗址的发现与研究》的专题讲座。作为宁波大榭遗址考古执行领队的雷少,首先为大家简要介绍了我国盐业考古的概况,并引用一手发掘资料,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运用大量的现场照片和演示图表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大榭史前盐业遗址的考古发掘..
2月6日下午,中国港口博物馆邀请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老师做客“港博讲坛”第40期,为我们带来了专题讲座《尘封·沉思——宁波史前考古历史、现状与前景》。孙国平老师首先为听众讲解了考古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并循序渐进地为大家介绍了中国考古和浙江考古的发展历史,进而向听众展示了了浙江地区史前遗址的分布情况和浙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在此基础上,他通过对宁波地区的地理位置..
1月12日上午,作家樵夫做客“港博讲坛”,带领大家与遗存对话,一起探寻美丽的宁波古村落,寻找属于我们生命过往中的乡愁与记忆。樵夫老师以宁波古村落的物质文化为背景,以宁波古村落许家山村、龙宫村、岩头古村、方家河头村、李家坑村等例,简要地讲述古村落的概念,比较详尽地阐述了怎样去欣赏古村落的人文历史之美,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传统文化才能在这些古村落里让心灵与万物碰撞。散落在四明大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