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精品| 捐赠展示| 藏品数据库
水下考古世界
发布时间:2011-08-16 14:51:36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水下考古学(under water archaeology)也称为“海洋考古学”(Maritime/ Marine Archaeology),是以淹没于江河湖海下面的遗址、建筑、房屋、工艺品和人的遗骸,船只、飞行器和其他运输工具及所载货物或其他物品,及其有考古价值的环境和自然环境等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古代遗迹和遗物进行调查、勘测和发掘的学术活动,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水下考古学又是一门边缘学科,需要诸多相关学科的技术支持,如海洋勘探技术、潜水工程技术等等。

  早在15世纪,欧洲就有人试图使用简易的潜水设备进行水下探测和打捞,但成功的案例寥寥无几。1900年,希腊潜水者在克里特岛与希腊大陆之间的安迪基提腊岛附近水深60米的海域,发现大批石质和青铜雕像,希腊政府出动海军舰船进行了打捞。1907年,伦敦文物协会组织专业潜水员对肯特郡赫尔纳湾的一艘沉船进行调查。1908年,苏格兰牧师布兰德尔潜入内斯湖底,调查人工岛及水上建筑的遗迹,并绘制了人工岛的草图。1934年,耶稣教会教士A.普瓦德巴在海军和潜水爱好者的帮助下对巴勒斯坦港口遗址的大面积遗存物进行了鉴别和绘图工作。1942年,法国海军军官雅克斯.库斯托带领一个水下工作小组发明“水肺”。借助这一装置,该小组的成员先后“发掘”了马赛附近的大康格卢岛海域的古希腊贸易沉船,以及法国德坦暗礁的一艘古沉船。1959年,瑞典国王动用1200名潜水员打捞出了“瓦萨”号战舰。196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教授乔治.巴斯带领学生对土耳其格里多亚角海域的沉船进行了调查、发掘。这是第一次真正有考古学家亲自下水进行的考古工作,因而被有些人认为是水下考古学诞生的标志。随后,巴斯率领他的考古队先后发掘了土耳其海域的拜占廷时期沉船亚细.阿达第一遗址、第二遗址以及塞浦路斯的卡伦尼亚沉船遗址。在此期间,英国1964年成立了“航海考古学会”,并在次年对德兰群岛外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雷夫德”号进行了调查。1967-1971年,英国先后组织发掘了著名战舰“玛丽.露丝”号、黑斯廷司海域的“阿姆斯特丹”号,以及布拉斯基特海域和拉卡达海域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圣玛利亚.罗莎”号、“希罗娜”号等。法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德拉蒙D号遗址、大里博A号遗址以及拉德利尔遗址等等。

  1970年以后,西方海洋考古学“东渐”。英国考古学者吉米.格林在澳洲、泰国和菲律宾海域进行了一系列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所探测和发掘的对象也主要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和中国古贸易沉船。

  1984年5月,英国“职业捞宝人”迈克尔.哈彻用了10周时间探测到一艘沉船,并最终打捞出15万件中国瓷器、125块金锭和两门青铜铸炮。这艘沉船后来被证实是由中国广州港出发的东印度公司的“歌德马尔森号”。一年后,从该沉船打捞出的15万件中国瓷器被摆到了荷兰的嘉士德拍卖行。拍卖会前后进行了9个月,并最终实现了两千万美元的成交金额。一次性拍卖数量如此巨大的中国文物震惊了世界,更刺痛了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和考古工作者的心。加强水下文物安全保护工作和组建中国水下考古队迫在眉睫。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多部委参与的“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负责统筹领导我国水下考古工作。国家文物局作为牵头单位,承担了大部分业务工作的组织和实施。随后,中国第一家水下考古机构——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成立。

  从1989年起,中国开始了系统化、专业化的人才培训工作。1989~1990年,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在青岛举办“第一届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培训班在青岛完成了一个学期的海洋考古理论学习、轻潜水技术培训后,又在福建连江定海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沉船遗址水下调查、发掘实习,大部分学员都成为我国此后20年水下考古的骨干力量,有的还去大学培养、传播水下考古知识。1999年、2004年、2007年和2009年,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先后在福建连江定海、广东阳江海陵岛举办了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届“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与第一届不同的是,后四届培训班完全是依靠我国自身的水下考古力量进行的。这表明我国已形成水下考古队伍自我更新、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得益于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和水下考古专业人才贮备的壮大,近20年中国水下考古工作成绩斐然:开展了11个沿海省市的近海海域、西沙群岛以及安徽、江西等内陆省份的水下文物普查,对西沙群岛华光礁海域、福建平潭海域、浙江宁波小渔山海域、山东青岛海域进行了重点调查,发现大量水下文物线索,确认70余处沉船遗址,为摸清我国水下文化遗产的分布规律和保存现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完成广东“南海I号”整体打捞、海南西沙“华光礁I号”福建平潭“碗礁I号”“大练岛I号”、山东青岛鸭岛沉船等抢救性保护、发掘工作,启动“南澳I号”考古工作;同时,总结出了一套包括水下遗址定位、扰层清理、信息留存、文物提取、出水文物保护与整理在内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操作程序;出水文物保护工作积累了一些较为成熟的保护技术,根据质地、类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使得出水文物得到了初步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基础研究工作不断深入,水下考古学及出水文物保护等的理论与方法有所提升,编辑出版了一批报告、专著。

  在2010年11月24日至27日召开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与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指出,新时期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第一,从单纯的水下考古发展为全方位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拓展,保护对象日益复杂多样,已经由沉船及船载文物,扩展到海上丝绸之路、沿海海防和海战遗迹、古港口、造船厂、沿海盐业遗址等多种类型;工作内容从单纯的水下考古,扩展到出水文物保护、巡查监护、执法管理、学术科研等多个领域,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第二,从近海海域扩展到远海海域。由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特殊性,受到人员、经费、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局限,以往我国水下考古的主要工作区域集中于沿海海域。随着国家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技术、人员装备、后勤保障等方面有了极大进步,工作水域已经逐步拓展到南海和西沙等远海海域,以及部分内水水域。第三,从单一部门主导发展为多部门积极参与协作。近年来,我们已经与外交、科技、公安、财政、交通运输、海洋、海监,以及总参等多个部门建立了良好的联系机制,在打击非法盗捞和走私水下文物活动、开展水下文物监控、日常巡护和远海水下考古等多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孙 波)

  水下考古之路与水下考古相关的潜水常识

  2800年前,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期,阿兹里亚帝国的军队用羊皮袋冲气,潜入水中攻击敌军,这恐怕是人类最早的有组织的潜水活动。我国《三国志·魏书·倭》中,记载了渔民潜入水中捕鱼的场面。近代,1720年,英国人利用一只定做的木桶潜到水下20公尺深的地方成功地进行海底打捞,这是潜水钟式样的潜水,木桶是倒扣并半潜入水中的,人需要在水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到桶中呼吸存于桶底部的空气,使人在水下活动的时间得到延长。

  水下考古的潜水方式通常采用自携式轻潜水。自携式轻潜水是带着压缩空气瓶,利用水下呼吸器在水下进行呼吸,潜入水底进行水下考古的各种活动。

  水下考古潜水的装备

  压缩空气瓶、面镜、气瓶、呼吸管、呼吸器、潜水仪表、脚璞、压铅和潜水服等,同时携带水下考古专用器材,如水下用照相机、测量工具等。潜水页在开放水域潜水时,还会携带潜水刀、水下手电乃至鱼枪等必要的辅助装备。

  面镜由强化的安全玻璃镜片、贴合脸型的橡胶或硅胶群边及可固定位置的调整头带组成。强化的安全玻璃镜片可以防止玻璃破碎。有些面镜设有排水阀,是个单向活门用来排除面镜内的积水。面镜由于是特制的,对于视力需要帮助的水下考古队员来说,特制的面镜子可配装可矫正视力的镜片。

  气瓶、呼吸管、呼吸器是水下考古队员用来进行水下呼吸的重要装备。其中气瓶内并非很多人认为的是氧气,而是压缩空气。在潜水过程中,呼吸压缩空气可以使身体在水压力环境下,肺部基本如同在陆地呼吸,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当下潜的深度达到一定数值时,水下压力增大,当潜水员完成工作上浮时,越接近水面,环境压力就越小,可吸入肺部的压缩空气的压力相对还是更大的,停留在肺部就会因为压力减小而膨胀,导致肺部的损害,因此在上浮过程中,上浮的速度不仅要慢,而且有时还需要在中途减压,使肺部压力较大的空气排出体外,以保护潜水员的人身安全。

  为了帮助潜水员了解在水下工作时间和压力变化等情况,一般一只多功能的潜水表就可担当了。压铅系在潜水员腰部,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重量,用以克服水的浮力。潜水服的重要作用是保持水下考古队员的体温。

  水下考古的工作方法

  水下考古工作是指对遗留在水下的古代遗存进行勘探、发掘和研究的工作。这些遗存是指水下的各种遗址,例如沉入水下的城市、村落、码头、船只等。

  我国的水下考古工作方法有调查和发掘两大类。

  水下调查工作:一般分为物探调查和潜水调查两个部分,物探调查均以海洋探测中最频繁使用的声纳、浅地层剖面仪等声波类仪器为主。以南海I号为例,在1989年和2001年的两次水下调查中,为了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它,调查人员将物探大体水域划分为若干更小的区域,之后用船只拖载着仪器对各区块水下情况进行“扫描”,由于借助了机动船只和仪器,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大海域的“扫描”。“扫描”过程中声纳或浅地层剖面仪会将不同介质的物质的分布情况记录下来,专业人员则对记录进行判读,以确定一些疑似沉船的疑点。接着进行潜水调查,也就是派潜水员潜入水下,对疑点物质进行探摸,或采集若干标本返回水面,以便对疑点物质进行研究判断,必要时还要运送到实验室,进行物理、化学的检测分析以及年代测定等。一旦确定为古代遗物,就利用GPS等手段进行定位,同时,由潜水员入水,利用水下照相和录像设备,对遗物进行影像记录,或者利用防水的测量以及绘图设备对遗物进行水下测绘,以取得关于遗物体量的各种数据。

  根据陆地考古学的一般原则,水下考古发掘在有可能的条件下也布探方,探方是将要发掘的区域用钢或绳索划分为5米或其他合适尺寸的固定边长之正方形格子,发掘时用抽泥机将覆盖在沉船等上的淤泥自上而下清理干净,潜水员在水下采集标本并做出相应的记录。

  怎样保证水下安全?

  水下考古活动还具有相当的危险性。为了防范各种危险,通常水下考古队员在潜水时,都是两人一组,结伴下潜,同时携带潜水刀等装备。

  由于在水中无法进行对话,信息的传达只能依靠其他方式,世界公认的潜水手势就是其中之一。熟练地掌握和表示潜水手势,是保障潜水安全的一大前提。

  在正常的潜水中,凭着充分的准备、规范的操作、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判断,一些危险是可以尽量避免和解决的,但是水母的来袭可由不得人。水母中有些是有毒的,它们触须上长着含有毒液的刺丝,会刺穿人的皮肤释放毒液。被水母蜇伤的人会觉得触电般的刺痛,伤口处会起条状红斑或水疱。有些人被水母蛰伤后仅仅觉得肌肉酸痛、胸闷恶心,严重者则会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甚至有个别剧毒的水母可以将人置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