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博资讯| 活动预告| 通知公告
北仑凤凰山发现明代烽火台遗址,距今已有600多年
发布时间:2023-01-13 15:20:14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日前,中国港口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复核时,在北仑凤凰山顶发现了明朝洪武年间修建的烽火台遗址,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对研究浙东海防历史和海岸线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11.jpg

  位于北仑城区东侧的沙湾山,因2005年北仑区政府在山的西侧建设北仑凤凰山乐园而闻名四方。因此,今天更多人喜欢将它称作凤凰山。翻阅历代《镇海县志》,其实此山在民国前称作细子山,按乾隆《镇海县志》记载:“细子山即烟墩山,(镇海)县东南四十五里”。因上建有烽堠,因此又称做“烟墩山”。在1931年刊出的镇海县泰邱乡地图(图一)上,明确标注有烟墩山;又因西侧有沙湾河流过,在民国1935年刊出的新碶镇地图(图二)上称作沙湾山。

  

图一、民国二十年(1931)镇海泰邱乡地图上标注烽堠位置1.jpg 

  图一

图二、民国二十四年(1935)新碶镇地形图1.jpg

图二

  因近期开展“全国三普”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港博工作人员几天来在北仑区内检查烽火台情况。当爬到了凤凰山海拔80.9米的最高处,发现在山顶的游步道边上还矗立着高高隆起的土堆。工作人员走到土堆上,翻开草丛,下面有青砖及小青瓦的碎片。山顶处有青砖,有可能是墓葬的砖,但小青瓦是盖房子的,是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在山顶上的,而烽火台上建有房子是标配,工作人员由此确定此处是烽火台遗址无疑。

  烽火台古称烽堠,也称烟墩,又因燃放烽烟前以放鸟铳开炮为号,因此地方上也称为炮台,俗称烽火台。北仑沿海烽火台一般都由瞭望台与燃烧烟火的烟墩组成。此烽火台遗址破坏较大,仅残存瞭望台土堆,周边的块石已经被挪作它用,烟墩也已经了无痕迹。

  从东侧的方戴村游步道出口下山,工作人员在山下遇到一干农活的老者,向他打听起山上的烽火台情况。老者说:这座山头村里老人称作“炮台墩”,如今这炮台还在,就是矮矮的土堆,再过去靠近泰山路有竹林的山头我们称作“蛇头”。而这边靠西侧的山头整个比较圆,我们叫做“锅盖头”。由此完全印证了工作人员的推测,山顶过去是烽火台无疑。

  随后,工作人员查阅烽火台年代及历史资料,据明嘉靖《宁波府志》(图三)记载:定海卫下辖烽堠十三:甬江以北(今镇海区)五座。为高山堠(定海卫治西北四十里)、芦花堠(定海卫治西北三十里)鸬鹚堠(定海卫治西北二十里)、汪家弄堠(定海卫治西北十里)、招宝山堠(定海卫治东北五里)。

  

 图三、嘉靖《宁波府志》·兵卫1.jpg

  图三

    甬江以南(今北仑区)八座。为竹山烽堠(在小港,定海卫治东南十二里)、打鼓山烽堠(定海卫治东南二十里)、张师浦烽堠(定海卫治东南二十五里)、大尖冈烽堠(定海卫治东南二十五里)、大渔湾烽堠(定海卫治东南三十五里)、鬼屿烽堠(今大碶烟墩村,定海卫治东南四十五里)、小山烽堠(细子山、沙湾山今名凤凰山,定海卫治东南四十五里)、长山冈烽堠(今在霞浦,定海卫治东南七十里)。可见烽火台基本按照五至十里一个的配置。

  

图四、成化《四明郡志》卷五1.jpg

图四

  

    在翻阅《筹海图编》(图五、六)的图文中还发现一个谬误,也有必要做下记录。在卷五的“浙江郡县图”中记载:定海卫寨二、关一,烽堠十一。而在浙江沿海山沙图中画有烽堠十三,嘉靖《宁波府志》,成化《四明郡志》(图四)中也是烽堠十三,对比一下,甬江以南(北仑区内)没有变,为八座。江北(镇海区)少了二座,缺失为芦花(筹海图编作鸬南鸟)堠(卫治西北三十里)汪家弄(路)堠(卫治西北十里)。而民国《镇海县志》沿用《浙江通志》也为十三座烽堠。先存疑不表。

  

  图五、《筹海图编·浙江沿海山沙图》1.jpg

图五

  

图六、《筹海图编》卷五1.jpg 

图六

   由史料可知,凤凰山烽火台为明代定海卫在甬江南岸(北仑)的八座烽堠之一,时称作“小山堠”。之所以认为此“小山”不是如今小山公园的“小山”理由有二。其一小山公园这“小山”,在之前乡人称为七井山,山上也并无有烽火台的传说。二是在历代《镇海县志》记载中小山上并无有烽火台记载。而凤凰山之前一直被称作烟敦山,烟墩即烽火台。

  与“小山堠”相邻的两个烽堠为“长山岗堠”及“烽屿堠”。为了考察“长山岗堠”是否还有遗迹,工作人员又爬上了霞浦的长山岗,在山顶上发现都为民间坟墓所占,已经没有了遗迹。“烽屿堠”位置即在如今大碶街道烟墩村,现已消失。在民国地图(图一)上仍可见小山包。“鬼屿山县东三十五里”。烟墩村在大碶街道东南三里。明代洪武年间村内小山顶上(海拔21米)建有防倭烽火台,称此山为烟墩山,后村以此而得名。

  凤凰山烽火台据史料记载,始建于明代初期的洪武二十年(1387),曾经历过抗倭最烈的嘉靖时期。这在现存小港街道长山桥边的明代碑刻中的诗文就可以体会到。“孤城东海上,故垒白云间;日落峰多恋,天空鸟未还;寒声口戍鼓,暮色带乡关;极目烽烟昊,驱车夜已阑。”题诗者为“晋江八石山人”庄一俊,嘉靖十九年(1540)任浙江布政司参议时,有倭寇与海盗占据昌国(舟山)为乱,他曾率领官兵前往讨平。行军路过孔墅岭,时近黄昏,看到孔墅岭高,道路曲折,远望烽烟四起,可惜没有坦途,夜晚行军不便,感慨万分而写下的诗句。

  

  图七、《镇海县志·山川 》1.jpg

图七

  

图八、《镇海县志·兵制》1.jpg

图八

  

    凤凰山烽火台据史料记载,始建于明代初期的洪武二十年(1387),曾经历过抗倭最烈的嘉靖时期。这在现存小港街道长山桥边的明代碑刻中的诗文就可以体会到。“孤城东海上,故垒白云间;日落峰多恋,天空鸟未还;寒声戍鼓,暮色带乡关;极目烽烟昊,驱车夜已阑。”题诗者为“晋江八石山人”庄一俊,嘉靖十九年(1540)任浙江布政司参议时,有倭寇与海盗占据昌国(舟山)为乱,他曾率领官兵前往讨平。行军路过孔墅岭,时近黄昏,看到孔墅岭高,道路曲折,远望烽烟四起,可惜没有坦途,夜晚行军不便,感慨万分而写下的诗句。

  

 图九、道光《宁波府志》.jpg

图九

  

     在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著的《练兵实纪杂集》卷六中的“烽堠解”中有介绍烽火台布置内容。“每台设兵五人,小房一间,米一石,锅灶各一口?水缸一个,碗五个,碟五个,种火牛马粪五担,盐菜之类不拘;器械有?:大铳五个,三眼铳一把,白旗三面,灯笼三盏。大木梆二架,旗杆三根,发火草六十个,火池三座,火绳五条……”

  明代兵书《武备志·烽火》:“凡边城堠望,每三十里置一烽,须在山岭高峻处。若有山冈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里数。要在烽烽相望。若临边界,则烽火外周筑城障。”关于如何点烽火:“凡寇贼入境,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满五百人,放烽一炬。得着界事宜,又有烟尘,欲知南入,放烽两炬;若余寇贼,则五百人以上,不满三千人,亦放两炬。蕃贼五百骑以上,不满千骑,审知南入,放烽三炬……”关于守烽堠士兵如何操作:“每墩不拘日夜分三人,带起火三支,碗口铳一个,手铳二个。在于极外海边巡逻守哨,遇有贼登,昼则摇旗放铳为号;夜则放起火放铳为号,墩上即便接应。如天晴,则车十二幅大白旗,相邻之墩车起大旗,一路直至本府所在之处止,或一路直至本卫所城池而止。……”

  明代之后,因为北仑海涂的逐渐外延,凤凰山烽火台被更靠近金塘水道的林大山烽火台(现位置在宁波钢厂附近,已消失)所替代。这在道光《宁波府志》(图九)中可以看到,分守江南十六台中已经没有了长山岗台、小山台及烽屿台。从这里可以也看出凤凰山烽火台约在清代前期就被废弃。

  凤凰山烽火台遗址虽然毁坏比较严重,但作为明代早期的烽火台,位置明确,对研究我国东南沿海烽火台的布局及演变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凤凰山烽火台也是宁波沿海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见证,对研究海防文化和穿山半岛海岸线的演变具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