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博资讯| 活动预告| 通知公告
北仑区公布第十七批区级文物保护点
发布时间:2017-12-08 15:17:41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为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切实加强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管理,12月8日,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当天,北仑区新公布备碶、徐舫艇故居(隆记渔行)、湖芳庙、薛文泰墓、梅山烽火台五处具有较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为第十七批区级文物保护点。

此批文保点是区文物部门根据历史人文价值、保存状况、文物类型稀缺性等标准,在认真遴选、客观评估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经征求所有人、使用人和相关主管部门意见后核定公布的。截止目前,北仑区已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保点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区级文物保护点64处。接下来,区文物部门将对这些文保单位做好“四有”工作,即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和有保管机构,进一步夯实文物保护基础。

附:第十七批区级文物保护点简介

一、备碶

备碶位于北仑区新碶街道备碶村备碶跟路南侧原岩河。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邑令周樽建,故又称“周公碶”。民国十二年(1923),因年久失修,碶傍罅漏日甚,淡水易洩,咸潮亦易入。灵岩自治委员董祖羲遴选里人贺性春,购石兴工,修筑完固。1970年“岩新碶”建成后废碶为桥。该碶全长8米,3孔,宽2米。条石干砌墩台,北侧每孔碶门两端均设有两道碶槽。桥面用石板梁铺就,南侧设有条石栏板。北侧上部设有用于葫芦起吊、四柱三檩钢砼结构框架,下部废碶后增设有钢砼结构栏板。

备碶较好地反映北仑沿海清代至当代碶闸类水利建筑的演变过程,是我国古水利设施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实物见证。

二、徐舫艇故居(隆记渔行)

徐舫艇故居(隆记渔行)位于北仑区新碶街道备碶村顺记6号、7号。俗称“三层楼”,建于清末,是当时附近最高的房子。该建筑坐北朝南,为面阔三间、木结构三层楼房。因西南侧原为河漕,因此建筑格局不规则。北为临街店面,以前曾为“隆记渔行”,是清末民国初年新碶(含备碶)10 余家渔行中最著名的渔行之一。徐舫艇就出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青少年时代。

徐舫艇(1931~2001),北仑新碶老街人。早年就读于家乡小学,学生时代起就受到进步思想影响。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五十军教导团学习。1950年12月赴朝鲜作战争,曾参加第一、二、三、四次战役,先后荣立小功二次、三等功一次,并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功勋章1枚。曾任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国防大学教育长等职。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徐舫艇故居(隆记渔行)作为徐舫艇将军故居,又是清末民国初年新碶(含备碶)渔港重要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和科学价值。

三、湖芳庙

湖芳庙位于北仑区小港街道湖芳村东南部小浃江边。始建年代不详,神祀宋刘挚,清光绪十七年(1891)里人李克英募捐重建,1995年重修。该庙坐北朝南,占地816平方米,四合院式,戏台已毁,现存前进门厅一进、后进正殿一进、左右看楼各一进,屋顶硬山造。门厅、正殿均为面阔七间平屋。左右看楼均为面阔二间楼屋,各缝梁架均为二柱三檩,三架抬梁。庙内现存清光绪“宋室名臣”和《捐钱助田》木匾各1块。

湖芳庙总体保存较好,是北仑区典型的清代晚期坛庙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四、薛文泰墓

薛文泰墓位于北仑区小港街道堰山村堰山科目二考场内,为薛文泰同其两位夫人合葬墓。墓坐东南朝西北,占地约60平方米,形制为“前方后圆”墓。现存墓面、墓圈及墓庭。前侧墓面主体是梅园石墓表,后侧为砖混结构半月形墓圈,墓前为长方形墓庭。墓表由湖南湘潭袁思亮撰文。墓表、遗训碑及墓碑均由江西南城刘凤起书写。上世纪六十年代,拆毁墓穴,加高墓圈、墓面,上部增设屋面,改建为生产队仓库。

薛文泰(1873-1930),镇海城关人。1905年起先后创办益泰花厂、振华纱厂、厚生纱厂及维大纺织公司,后又创办中国铁厂、大有余榨油厂。1920年后投资瑞泰、均泰、敦余、泰昌等钱庄,并任中华劝工银行、中国棉业银行董事。1923年,在家乡薛家弄创办文泰国民学校,薛文泰捐银15000元,学生免收书学费,因此获金色一等褒章及“敬教劝学”奖章。

薛文泰墓形制独特、规模较大、雕刻精美,且碑文为名人撰写,是研究民国时期墓葬形制及宁波帮历史的重要实物依据,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

五、梅山烽火台

梅山烽火台位于北仑区梅山街道梅东村炮台下自然村北侧炮台山山顶。又称梅山烽堠,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为郭巨千户所所辖六烽堠之一,隶属于总台山烽堠。清代沿用,隶属郭巨汛。炮台山海拔83.2米,其所处位置视野开阔,既可俯瞰梅山港、峙头洋和佛渡水道,也可远眺总台山、虾腊、烟墩岗等烽火台及太平岙巡检司城,北面梅山明代曾置大嵩巡检司,又有梅山隘,为戍守要地。该烽火台东北朝向,外用乱石垒砌墙体,内由山泥夯筑。整体呈梯台形,现存底部边长约7米,残高约1.5米,顶部已坍塌,但轮廓清晰。南侧曾建有石屋,1949年8月被拆毁。

该烽火台据峰顶扼海口,是我区明清时期重要军事设施,是我国东南沿海军民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