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博资讯| 活动预告| 通知公告
北仑区公布第五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布时间:2015-02-28 10:47:31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为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切实加强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管理,近日,北仑区新公布瑞庐、东岙山徐桴旧居、云雩庙后大殿、陈华周家祠堂四处具有较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为第五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截止目前,北仑区已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保点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区级文物保护点59处。接下来,区文物部门将对这些文保单位做好“四有”工作,即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和有保管机构,进一步夯实文物保护基础。

附:第五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一、瑞庐

瑞庐系顾宗瑞故居,位于北仑区大&7&街道太白社区东街140号,坐东北朝西南,占地263平方米,分为自建屋、祖传屋两部分。自建屋建于20世纪30年代,总体呈三合院式,共有正屋三间、左右明轩各一间、后轩一间、东偏房一间,为中西合璧小洋楼建筑。祖传屋建于清代晚期,位于自建屋的东北侧,为传统木结构平屋。2014年7月至10月由顾氏家族出资进行全面修缮。

顾宗瑞(1886~1972),爱国港胞,原泰昌祥轮船公司董事,是宁波帮代表人物之一。生前曾为家乡捐资修路。逝后,其子女遵其“造福桑梓”的遗愿,在家乡兴办“宗瑞医院”、“宗瑞图书馆”、“周翠玉幼儿园”、“顾国和中学”等公益事业。

瑞庐作为顾宗瑞故居和航运事业骄子顾氏兄弟(顾国敏、顾国华、顾国和)的故里,既是顾氏家族血脉所系,也是顾氏后人追根溯源的重要场所。2010年10月21日入选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同年12月6日被核定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

二、东岙山徐桴旧居

东岙山徐桴旧居位于北仑区大&7&街道东岙山村东岙自然村姚家东南侧,建于民国时期,占地2259平方米。原共有西洋风格主楼两幢、传统风格平屋一进、前后花园各一座。现主体建筑尚存朝西主楼一幢、东北侧平屋一间,大门朝西,四周砌有高大围墙,后花园内保留有观景平台、荷花池。2012年至2013年区文物部门对其进行首期修缮,2014年改造成塔峙圃票证博物馆。

徐桴(1882~1958),字圣禅,自号北峙塔主人,今北仑区小港顾家桥村人。同盟会员,曾任黄埔军校秘书及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需署长等职,后主要从事金融等事业。去台湾后,任台北市宁波同乡会名誉理事长。徐在家乡捐助过枫林小学和庄市同义医院,做过灾年施粥等善事。著有《镇海塔峙圃藏琴录》。

东岙山徐桴旧居是徐桴离开大陆前主要的居住场所之一,是北仑区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研究民国史的重要实物资料。2010年12月6日被核定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

三、云雩庙后大殿

云雩庙后大殿位于北仑区柴桥街道河头村庙后13号。坐东北朝西南,占地337平方米,面阔七间,硬山顶。明间梁架四柱九檩,五架抬梁,前后双步。前廊作鹅颈椽卷棚轩,前檐柱施牛腿,上承挑檐枋。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云雩庙又称云雩三公庙,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改建,道光四年(1824)重修,民国六年(1917)里人集资复修。前殿、戏台和左右厢房已毁,现仅存后大殿。2004年河头村曾进行修缮。2013年由柴桥街道出资进行全面修缮,2014年改造成柴桥老味道乡土风情体验馆。

该庙后大殿格局规整,总体保存较好,用材硕大,雕刻精美,建筑具有清中期风格,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2013年5月17日被核定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

四、陈华周家祠堂

陈华周家祠堂位于北仑区霞浦街道陈华村周家祠45号。坐东北朝西南,占地1490平方米,四合院式,硬山顶。共有正屋前后两进、左右厢房各一进、左右侧屋各一进。门厅、正厅为平房,面阔各五间。正厅明间梁架五柱七檩,抬梁穿斗并用。左右厢房为单檐楼房,面阔各三间一弄。左右侧屋为平房,面阔各九间。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清嘉庆年间族人建正厅五间,门厅五间”。左右厢房和左右偏房为族人在咸丰年间增建。祠堂内现存有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周氏茶会碑一通,记载陈华旧时在村内中河边报恩亭内,设茶摊供过路人休息、免费喝茶之事。

周家祠堂格局规整,保存较好,木构件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2010年12月6日被核定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