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设展览| 临时展览| 数字博物馆
明州问陶——2022宁波国际(中日韩)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2年4月7日—2022年7月3日

  展览地点:中国港口博物馆临展厅

  指导单位: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宁波市北仑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文物局)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

  承办单位: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

  总策展人:冯毅、孙学钧

  联合策展人:熊文颖、金赫洙(韩)、藤田笃实(日)

  策展助理:吴凤、刘玉婷、杜宁、夏娴迪

 

  在人类造物文明中,制陶无疑是最早的技艺之一。世界各国,不同族群,都有一部鲜活的制陶历史,形制各异,面貌纷呈。或质朴粗犷,或雅致端庄,是窥透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重要端口。陶瓷之于中、日、韩三国人民而言,更是最早的物忆所在。在漫长的文明历史变迁中,在茶米为食、林泉为居的尘世生活中,在壶酒杯茗、烟云山水的文人情怀中,陶瓷始终是人们最为亲近、也是最深地濡染着人们生活气息的器物,进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格。

  世居东方,地缘之利,即便是横亘着茫茫碧海,中、日、韩三国在文化和艺术上的交流与融合从未止息。明州(宁波)港作为自唐代开埠的著名港口,是中、日、韩海上航线的重要节点,在漫长的“海上瓷路”历史长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全球影响力。来自中国各地窑口的瓷器在明州港汇集和转运,三江口“城外千帆海舶风”,这里“虽非都会,乃海道辐辏之地,东则倭人,北则句丽,商舶往来,物货丰衍”。

  始烧于魏晋,盛行于唐宋,产自于宁波的越窑瓷器是中国制瓷工艺的卓越代表,在唐宋更成为大宗外贸物品。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伊朗、非洲北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出土有越窑瓷器。日本瓷器的烧造,一般认为以朝鲜陶工李参平发现有田泉山陶石并置窑创烧为肇始,发展成为著名的“有田烧”。史载有田陶工为学习景德镇彩绘技艺,将素坯由伊万里港装船,经长崎港海运至长江口,再逆江而上,经九江而鄱阳,数年往复,足见匠心。在韩国国立博物馆,陈列着一条著名的元代中国沉船。此船在从宁波出发,前往日本福冈,中途沉没于朝鲜半岛西南部新安海域,故名“新安沉船”。沉船上发掘出两万多件中国瓷器,是中、日、韩三国陶瓷往来的重要实证。

  斗移星转,古今相承,中、日、韩三国当代陶瓷艺术延传各自的历史文脉、审美情趣与精神品格,在今天形成了各自的形制与面貌。为弘扬人类与泥火交互生成的人文情怀,延续陶瓷艺术在文化交融中的纽带作用,位于宁波的中国港口博物馆精心策划和筹备,荟集中、日、韩青年陶艺家作品于一堂,以陶为介,切磋琢磨。

  这正是,明州怀古问陶,港博书新传艺!

部分展品:
展厅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