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博物馆事业进入黄金时期,以日增一座博物馆的速度快速发展着。与此同时,“千馆一面”“千展一面”等博物馆趋同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博物馆的个性化缺失现象已引起了中国博物馆学界的普遍重视。
日前,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共同承办的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博物馆个性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宁召开。这是中国博物馆界的又一次学术交流盛会,得到文博界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响应。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45家博物馆、高校以及相关单位的博物馆学专家、学者、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围绕“博物馆个性化研究”这一主题,从理论、实践、实现路径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结合陈列展览、教育推广、社会服务等具体工作,对博物馆个性化缺失现象进行剖析探源,并对博物馆个性化实现路径作尝试性解答,确保了主题研讨的广度和深度。
博物馆个性化缺失现象探源
个性是博物馆的灵魂,是博物馆知识、行为与人类需要充分碰撞、交融、沉淀所形成的特质。中国湿地博物馆研究馆员缪丽华认为博物馆个性化问题主要有缺乏个性和唯个性化两种表现。博物馆的个性化,是指博物馆在主题、内容、展览、外在形象以及与此相关的理念、服务和氛围等一系列博物馆活动中追求并呈现特性,从而体现与众不同的特点和价值。唯个性化是已经认知了博物馆个性的重要,但刻意或片面追求博物馆外部特性,追求受众的感官冲击,列举唯外形、唯专业、唯技术手段、唯大众娱乐等几种常见的唯个性化表现,分析成因,并提出博物馆避免唯个性化的期待。
首都博物馆李吉光认为引进生态博物馆理念对解决博物馆的个性化发展问题有所帮助。生态博物馆的实践有助于博物馆的定位进一步明晰,从根本上避免了的博物馆的同质化;生态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有助于扩展博物馆藏品的范围;生态博物馆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博物馆的策展思路,博物馆的展示从物到人过渡,从呈现结果到表现过程转移,博物馆的个性化自然随之凸显。
江西师范大学刘迪以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发展困境为切入点指出趋同性对博物馆发展的危害性,个性化对博物馆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认为博物馆个性化需要一个养成过程,涉及自身重新定位、合理的上位规划与区位观念、藏品资源重新整合、陈列内容设计深化、新理念与技术的运用,及个性化标签打造等方面。
博物馆个性化实现路径解答
博物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交叉科学领域,任何成功的学术理论研究都离不开这个领域的实践支撑。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王頠从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模式的具体实践来展示博物馆个性化实现的路径和诠释博物馆发展的新理念。他认为,居民参与是生态博物馆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社区的文化遗产是生态博物馆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旅游是生态博物馆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居民参与生态博物馆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是未来生态博物馆发展的目标。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长史吉祥以建川博物馆、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为例,认为博物馆个性化,是说构成博物馆的最重要的要素——人馆员是一群具备个性化的人,在一个具有个性的馆长领导下在博物馆的收集品征集保管、展陈策划、公众服务、职业操守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区别于一般博物馆的鲜明特点,经营理念个性化是博物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安徽博物院院长朱良剑以安徽博物院为例,从陈列展览打造个性化品牌;社会教育侧重青少年群体;信息传播借力新媒体平台等方面来探索博物馆实现个性化发展的路径。他借用孙怡“博物馆的个性不应只是一层外壳,馆藏、展品的建设才是经营者最该下工夫的”的表述,强调博物馆的个性化归根到底还是人性化,因此博物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根据博物馆观众的特点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不能片面追求个性和独特却忽略了观众的要求。
博物馆陈列展览个性化实践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奉献给社会的最有特色和最具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是博物馆开展与社会各个层面之间的合作交流的直接载体和最佳切入点。黑龙江省博物馆馆长庞学臣以黑龙江博物馆 “每月一县”系列展的策划运营,向社会展示了展览个性化实践的成功范例。“每月一县”系列展把握时代脉搏,以宣传龙江文明、建设龙江文化、开发龙江特色为目标,发挥省馆龙头优势,对接县域文化,满足县域展示需求,突出县域特色,展示县域发展的潜力和魅力,为展览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找到了突破口。
中国国家博物馆侯春燕从奥布里斯特访谈录《策展简史》谈起,引用瑞士策展人哈罗德·塞曼“一个地方是否重要取决于其个性”入题,认为博物馆展陈呈现的鲜明个性,是策展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超越传统,打破常规,策展人思维的不受拘囿及其对传统和惯例的大胆挑战,是保障博物馆展览常做常新的至要因素,而博物馆实验性是矫治既往展陈中创意缺失的苦药良方。提炼展览主题,是一项富于挑战性的发明和创造过程,主题策划的灵感和源泉来自于现实社会,作为媒介的展览需要扮演重要的社会角色。展陈在意义建构和价值引导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策展人在统筹谋划展览效果的基础上,对解释文本进行别具匠心的创作,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她认为,强调实验性并非意味着抛弃传统,而只是着意激发展览的勃勃生机和创新活力。虽然实验性尚未居于中国博物馆的主流地位,但无疑应该是博物馆变革的大势所趋。
上海闵行区博物馆龚丹认为,让博物馆这个主体从自身出发,打破常规的创意理念,从主题的确定、藏品的选择、内容的编排、陈列设计等入手重点表达,体现个性。从“我想表达什么?我有什么能表达?我该如何表达?”这样的“博物馆表达”出发,去思考和策划展览,使博物馆的展览成为博物馆人想办的,观众想看的个性化展览。让博物馆的展览“千娇百态”,让观众走进博物馆“各取所需”。
博物馆教育服务个性化实践
“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博物馆的使命,教育是博物馆的核心使命,教育与服务最能体现博物馆的个性化。浙江省博物馆馆员乐俏俏结合工作实际, 归纳出合作式、问题式、情境式、项目式等个性化教育活动,并进行细致说明和比较,以此来分析博物馆教育人员在教育活动中扮演呈现者、引导者、观察者、调控者、激励者等多重角色定位,从而阐释博物馆教育人员在个性化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作用。
郑州大学考古学系徐玲认为博物馆实现个性化最终要回归到“人”——博物馆服务对象的问题上来。让人观看是博物馆的主要目的之一。但是给谁看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博物馆应当是一个双向交流的场所,在此,负责操作人员的行为、价值标准和技术水平,不应被想当然地认为优越于参观者的行为、价值标准和技术水平。可见,探讨博物馆服务对象是精英还是大众显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平津战役纪念馆王蔚认为,微信作为新媒体所具有的时效性、交互性、丰富性等特征成为博物馆这类公益性文化机构向公众传播信息,满足不同观众的差异化信息需求,提供新颖独特实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有力工具。借助微信开展主动地信息推送;借助微信为观众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借助微信开展个性化语音导览服务;借助微信及时收集观众反馈等应用方式可以扩展宣传教育服务的空间,从而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博物馆的个性化发展是时代对博物馆提出的要求,也是博物馆事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研讨会成果,既有对博物馆个性化问题理论层面的自省和探讨,又有行动和方法的自觉和创新。会议代表发言背后也透露了对博物馆事业的热爱,对业务工作的精益求精,展现了中国博物馆从业人员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深刻的职业自省和探索精神。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为中国博物馆事业寻求一条持续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文物报 2014年10月28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