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精品| 捐赠展示| 藏品数据库
大运河申遗成功,阿拉宁波有了世界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14-06-23 09:18:11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昨天,从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好消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这意味着中国大运河这部史书又翻开崭新的一页,而作为大运河27个申遗城市之一的宁波也从今天起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行列。

    古城宁波

  有了一张靓丽而厚重的

  世界级文化名片

  运河是中国的血脉,更是哺育两岸百姓的母亲,时至今日大运河仍然影响着沿岸2亿多中国人民。开凿始于公元前5世纪,7世纪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13世纪完成第二次大沟通;1011公里,8个省、直辖市,27个沿线城市……这些都是大运河此次申报世界遗产的关键数据点。

  中国大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组成,总长度1011公里。大运河(宁波段)位于为中国大运河最南端,是中国大运河内河航运通道与外海连接的纽带,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端点之一。宁波港“东出大海,西连江淮,转运南北,港通天下”,历来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水陆运输枢纽,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性港埠,宁波具有运河城市与海港城市的双重特征,在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具有代表性。

  记者了解到,申遗成功的中国大运河也成为继法国的米迪运河、比利时的中央运河、加拿大的里多运河、英国的旁特斯沃泰水道桥与运河、荷兰阿姆斯特丹的17世纪运河环形区域后,又一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运河。这也是宁波市首个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成为港城宁波一张靓丽而厚重的世界级文化名片。

  “宁波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1处文保单位和源远流长能追溯到7000年前历史的河姆渡文化,这样一座拥有深厚人文底蕴和历史的城市就缺这样一个‘世界级文化遗产’。”负责大运河(宁波段)申遗工作的宁波市文保所副所长江怀海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很是感慨。

  申遗中的宁波“二段一点”

  中国大运河的末端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此次,宁波列入大运河申遗正式文本的为“二段一点”。

  第一段为浙东运河上虞——余姚段中的宁波段,从五夫升船机至曹墅桥。

  这段运河是沟通曹娥江和姚江的运河河段,历史上对促进沿线城镇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保留着运河两岸村镇相依的自然风貌。这段运河始建于宋代(10~13世纪),是利用当地的湖泊沼泽,经人工整理后形成的运河。现为六级航道,平均宽22米,水深1.5米。

  第二段为大运河(宁波段)。

  位于宁波境内的浙东运河(宁波段),横贯宁波北部,全长133公里,经由余姚、江北、海曙、鄞州、江东、北仑、镇海等地。运河由姚江和甬江,慈江、刹子港、杭甬运河等河道组成,是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运河文明与“海丝”文明对接的通道。自然江河与人工塘河并行结合、复线运行、因势取舍,是宁波段运河的一个重要特征。

  历史上对宁波运河航运情况的记载,比较详细的要数朝鲜人崔溥所写的《漂海录》。明弘治元年(1488年),朝鲜官员崔溥在海上遇险后漂泊至浙东台州沿海,上岸后由官府接待,沿运河北上抵达北京,北返归国。他在后来写的《漂海录》中记载了一路的见闻。书中记载了他乘船沿南塘河到宁波城南的长春门入城,出西门到西塘河,由西塘河到大西坝,由大西坝至小西坝,进入慈溪县(现江北)境内。经过车厩驿、姚江驿、江桥,至余姚县,到下新坝,过通明坝,挽舟逆上至上虞江。

  崔溥的记载至少反映了这么几个情况:首先,当时浙东运河(宁波段)是宁波西达杭绍、北上江淮的主要水道,沿路景象繁华;其次,浙东运河(宁波段)沿岸多处作堰起坝,调节水量、控制水位差,以利于航运,人力水工设施建造十分普遍。书中多次提到的“挽舟”,正是当时运河上船过堰坝常用的方式。崔溥的记载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当时运河的实际情况,是浙东运河(宁波段)的重要史证。

  “点”则是宁波三江口和庆安会馆,这是大运河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

  自古以来,明州(宁波)始终是一个优良的对外开放港口,唐朝时期,宁波与扬州、广州并列为我国三大主要贸易港;清末,宁波被认定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宁波的三江口是内陆运河航运与海外交通的重要连接点。

  庆安会馆,又称天后宫,位于江东区江东北路。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1年公布。在浙东运河沿线,逐渐发展出的商业会馆,反映了大运河沿线因运河而发展繁荣的贸易和工商业情况,同时它又是祀神的庙宇,供奉航海保护神妈祖,反映了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线路链接的重要节点上受到外来影响的传统习俗的传播与发展。可以说,庆安会馆代表着中国大运河的终点,也代表着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六年磨一剑

  申遗成功为宁波

  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带来机遇

  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佳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从2008年宁波市列入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城市行列以来,市政府就决定成立大运河(宁波段)保护与申遗领导小组,由市长亲自挂帅,组织协调全市文物、规划、水利、交通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

  “我们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联合各有关部门,组织了13支普查队,在2009年1月至3月2个月的时间内按时完成大运河(宁波段)遗产资源普查工作,登录不可移动文物794处和1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于2012年完成《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规划》,并报省政府审核。”

  2012年3月,宁波与其他34个申遗城市在扬州共同签署了《大运河遗产保护联合规定》;2012年11月宁波颁布实施《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规划》;2013年7月1日宁波市政府第28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宁波市大运河遗产保护办法》,并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2013年9月22日,国际组织专家到宁波实地考察运河遗产,宁波根据申遗要求编制了遗产保护报告和讲解内容,并且根据各种情况编制了预案。最终赢得了专家的好评,较为圆满地完成了专家实地考察任务。

  六年磨一剑,古城宁波终于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行列。

  那么如今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又会给宁波带来什么影响呢?江怀海说,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中,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得到了全面的加强和改善,有力地推动了整个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世界遗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强大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将极大地提升宁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其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片,从而进一步吸引和集聚各方面优质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宁波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和文化强市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成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文化动因和核心竞争力之一。”

  宁波目前仍有两处联合申遗项目,除了中国大运河(宁波段)申遗外,还有海上丝绸之路、越窑青瓷遗址两项目。海上丝绸之路和越窑青瓷遗址也在申报中。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