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精品| 捐赠展示| 藏品数据库
宁波象山海域,将进行一次国家级的沉船考古
发布时间:2014-05-27 08:57:12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6年多前,在宁波象山县石浦港东南约26海里的北渔山岛海域,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沉睡了200多年的清代木质商贸运输船,它被命名为“小白礁Ⅰ号”。 
     2012年,“小白礁Ⅰ号”水下文物开始打捞,央视进行了直播。在直播镜头中,出水的606件文物,从青花瓷到紫砂壶,堪称件件精品。 
     昨天,经过数年的筹备,“小白礁Ⅰ号”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项目正式启动。再有两月,大家就能一睹这艘清代沉船的真面目了。 
    “在此之前,我们曾发现过宋、元、明各代的沉船,加上宁波的‘小白礁Ⅰ号’,中国的古船系就完整了。”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袁晓春说。 
     专家说,“小白礁Ⅰ号”船体的发掘,对于揭示宁波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宁波对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打捞      将船体拆分后分批出水 
    “以前的沉船考古,主要打捞的是船上的文物,这次是对船体整体发掘和打捞。在中国的学术史上,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项目。”昨天的启动仪式上,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水下考古所所长姜波说。 
     此次考古的流程大概是这样的:首先在水下对船体进行测绘、拍照;整条船打捞出水后,在现场进行初步保护处理;然后送到北仑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进行保护性展示。 
     整个项目,计划在两个月左右完成。 
     但具体怎么打捞?会不会和之前的“南海一号”一样,将整条船放进集装箱,然后整个吊出水呢?记者就此询问了现场的一些考古队员。 
     记者了解到,由于沉船位于22米深的水下, 海水清晰度较低,船体破碎朽烂严重,基本不可能整体打捞。据目前的设想,是将船板在水下拆掉,用吊带加固后,再分别吊出水面。也就是说,是把整条船分解后,再分批吊出水面。 
     考古队员说,分解起吊,难度就不大了。因为这是条木质船,是用钉子钉起来的,拆分也符合造船的原理。 
    “出水文物保护,是国内乃至国际考古界的一大难题。比如法国、英国、葡萄牙等国家,水下考古经验丰富,一般文物出水后,在当地都会建水下考古实验室进行展示。但在国内,这方面做得还不够。“这次,为了即将出水的文物,我们专门筹建了港口博物馆,算是有益的尝试。” 
     如此高规格的待遇,之前只有“南海一号”有过,宁波的“小白礁Ⅰ号”将是国内第二例。 
     打捞设备      打捞船更大,新添了美式装备 
     每次水下考古,打捞船都是一大看点。这次使用的“满洋2004”号工程船,全长63米,15米宽。如果2年前看过水下考古直播的市民,肯定会发现,这不是上次那艘打捞船了。 
     负责提供船舶的公司负责人解释说,换船也是为了考古的安全稳定性考虑的。 
    “上次的考古船,以装载货物为主,体积比较小,甲板面的要求没这么高。但这次是船体打捞,需要的甲板面积比较大,所以就换了条大船。光船上的净甲板面积就超过了500平方米,而吨位也大了许多,以保证这船的稳定性更高。” 
     之前,姜波所长也曾透露,为了这次考古,特地从北京调派了一大批设备到宁波,包括水下考古专用设备、潜水专用设备等,其中不少还是国际领先的。 
     究竟都有什么呢?记者看到,在船上,两侧摆放了几个大的集装箱,据一位考古队员透露,这里面装的,都是这次考古的“新式武器”。 
    “小白礁沉船是木质船,有二十几米长,其中一个集装箱,是用来装船体的。而其他的集装箱,则主要用来装潜水员使用的减压舱、潜水的供氧系统等以及其他一些设备。” 
     在这些设备中,最显眼的,是一款高压空气头盔,从美国购置的,单价就要两三万元。 
     记者试戴了下,约有十斤,感觉很重。考古队员给记者做了示范,用之前,要把一个管子和头盔相接,另一段接上氧气瓶。一瓶送气用完,可以立即启用备用氧气瓶,保证安全。 
    “以前下水作业,背着的气瓶最多用2个小时,用完就要上船更换,现在有了这个头盔,下水后就不用考虑时间,想呆多久就可以呆多久。”考古队员说。 
     打捞难度      海水能见度不够是主要困难 
    “小白礁Ⅰ号”原定于2013年完成船体发掘工作,因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还未完全建好,经请示国家文物局,推迟到今年的5~6间开展。 
     耗时2个月的考古工作,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组织,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主实施,并借调了来自北京、天津、广东等7省市的多位考古精英。 
     在所有专家中,还有一位来自德国的“外援”。据负责人介绍,他是德国自由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还有一个身份,是德意志考古研究院的学者。他在地中海、波罗的海等地有着丰富的水下考古经验,这次受邀来宁波,也是希望能和中国的考古队员有所交流。 
     这么多精英齐聚一堂,对于这次考古,大家的信心如何呢?来自广州打捞局的谢队长,刚刚从斯里兰卡考古回来。一年下水次数多达240次的他,对于宁波的海域,心里也有些没底。 
    “最担心的,还是象山海域海水的能见度。”这位负责人说,“古船打捞,能见度是关键,不像是一般的船舶打捞,我们动作可以大点。但这次,每个动作都要小心翼翼。” 
     此前,来自宁波的考古队员告诉他,象山海域海水的能见度,目前仅有2~3米。 
     除了能见度,姜波说,船体打捞本身也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艘古船运过石材,船体底部十分坚硬,部分船体底又已散落,如果要整体打捞,需要多次地精确测绘,再根据数据确定最终的方案。 
     和以往的打捞不同,这次的整个过程还要遵循水下考古的国际准则,每一个步骤,都会很严格,首次通过水下三维扫描、地面数字化采集、空中多角度航拍等海陆空三维一体的手段,构建海底古船三维虚拟复原图像、出水文物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水下考古现场三维展示系统等技术平台,全面实现水下考古项目的数字化采集、处理与管理。 
     打捞意义      佐证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地位 
     品相精美的青花瓷,名家制作的紫砂壶,标明商号的玉石印章,来自日本、越南的古钱币,西班牙银币……迄今为止,“小白礁Ⅰ号”的出水文物已达到了606件。其中,宁波人最看重的,还是船上成排成列的梅园石。这是一种宁波特产,是该沉船运输的主要货物。 
    “宁波港古时就扬名海外,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港口。在日本、韩国,远至印度洋,我们都曾发现过宁波产的东西,这些都是宁波港在中国海洋贸易地位的实证材料。”姜波说,“小白礁Ⅰ号”的打捞,是今年国家文物局水下项目中的重点项目。经过近六年的准备,这个项目的启动,对于揭示宁波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宁波对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首批水下考古队员之一、资深水下考古专家栗建安也表示,“小白礁Ⅰ号”为探索清代晚期中外贸易史、近代海外交通史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小白礁沉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进一步佐证了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姜波进一步说,此次的考古工作,将写入中国水下考古史。这次的经验,或许会成为即将颁布的《水下考古工作规则》的样板。 
    “希望这次考古队能扬帆出海,满载而归。我等着和大家一起喝庆功酒。”姜波说。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邹洪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