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精品| 捐赠展示| 藏品数据库
博物馆观众的分类化识别和指引探索——基于一次针对年轻父母的博物馆教育讲座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08-01 09:51:06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为了更进一步加强博物馆教育职能,博物馆在开展公众服务时对全年到馆观众做用户体验分类、跟踪调查及分析是有必要的。笔者曾在一亲子论坛邀请有类似参观兴趣的网友一起参观博物馆,并由笔者提供全程参观解读。单次活动以平均2-3个家庭为群体大小,做了两期,每期各有十次参观活动。活动有几个特点:1.因是论坛活跃用户,这些观众多刚为人父母,家庭生活相对规律稳定,对启蒙教育具备一定认知;2.对参观活动效果有深度诉求,表现出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强烈交流意愿;3.愿意主动为好活动做口碑传播。由此笔者开始收集博物馆观众的分类需求,整理后觉得“博物馆的自我陈述”是目前对博物馆和观众双方而言都需重视的一个需求。当博物馆在强调自身服务意识、弱化高高在上的教育姿态时,开放区域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冲突和矛盾也日益复杂化,博物馆有义务向公众呈现“科学正面的博物馆认知常识”。因此笔者又设计了一次类似博物馆使用说明口头陈述版的专题讲座,进一步做博物馆观众分类,并在分类后有针对性的对该类观众提供系列专题化博物馆指引(教育)。

  讲座第一部分主要回答“在博物馆里能做什么”的问题。对于完全不了解博物馆渊源的观众而言,树立博物馆宏观认知非常重要。由“如何为自己的家庭建一个记忆档案”开始,通过对家庭行为的描述分析,比拟“博物馆”这一社会组成机构的历史和转变,强调“博物馆的三大核心功能:收藏、研究、教育”始终没有改变过;明白了博物馆留存的是人类文明和自然遗存的实物证明,是人类用来完成共有的认知延续的,就会对这个场合有“尊重心、爱惜意”。举例国内外典型博物馆介绍分类和特点,结合各馆发展沿革介绍不同类别博物馆出现和当时各馆所肩负的不同历史使命。讲到博物馆在世界各地发展时,不能忽略国内的同阶段发展情况介绍。考虑到幼儿的博物馆接触多从自然类场馆开始,所以额外讲了“博物学”的渊源和史趣轶闻。

  当听众对“博物馆是什么,怎么来的”有大致认知后,再简要清晰阐释博物馆参观礼仪,包括:怎么吃怎么喝,参观路线行进中程休息,如何使用博物馆的有声资源(影像设备、讲解服务等),怎样使博物馆提供可以满足个性化的参观认知服务,怎么使用博物馆的研究成果和数据信息,博物馆通常会有哪些资料是欢迎观众任取的,甚至,还包括如果要投诉,怎样更有效。在此过程中可以结合讲座所在馆的基本陈列和场馆空间,向听众模拟一次假设中的博物馆参观过程。由此预演一次比较符合科学规律的博物馆“参观行程”。除了告知“博物馆常规设置里会提供哪些类别的服务以及这些服务通常可以在博物馆里什么位置找到”之外,也把博物馆里“常会禁止或不允许的行为举动”演示给听众看,同时解读这类“不”字号规定的背后是出于何种原因和目的。

  讲座第二部分进一步讲述“在博物馆里能得到什么”,以及基于一座城市的博物馆做一组“博物馆之旅”介绍。讲述思路是:首先,把城市的博物馆名单和分类数据整理后简单明了告诉听众。然后,以一个家庭的核心:儿童的成长年龄为线,依据儿童心理发展和不同年龄的教育方式需求,向听众按成长阶段分别介绍可参观的场馆(重点要讲该馆适合该阶段儿童特色的要点),以具象认知的学龄前儿童阶段,博物馆应注重“耳濡目染、习以为常”的感官培养。对已进入义务教育年龄的儿童,留意课本和博物馆的相关性。对小学生展现人类文明的各阶段顶尖成果和艺术巅峰之作以拓展儿童的兴趣和关注点。由于人物的认读思考需要一定阅读积累和思辨能力基础,出于保护儿童“原发的参观好奇度”考虑,纪念类场馆可放在中学及之后以“足迹线”方式深入了解。对中学生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角色”再现的作用,以专题欣赏的角度,以旅游为形式,推荐一些值得集中游览的城市博物馆路线。

  讲座目的不局限于向观众展现“博物馆能给观众什么”。讲座第三部分“我们可以为博物馆做什么”是短小精悍而不可或缺的。笔者提炼了四层进阶:相信(博物馆的原真性),甄别(真正的博物馆是会怎么做的,而不是挂牌借名),传播(看到好的展览回去后跟周边人分析自己看展的感受),繁荣(参与到博物馆的具体行为中)。关于讲座第四部分“博物馆信息在哪里可以找到”,对已经在博物馆的人而言似乎是个不存在的命题。但笔者认为,这绝对是将来博物馆第三方服务的热点领域。这些信息途径将是博物馆和观众形成纽带链接的通道。熟悉并掌握这些通道,对纽带维系的双方有何意义,不言而喻。

  借助主题讲座的高识别度,可以快速准确的定位到同类观众群,以互动环节与此类观众形成雏形的博物馆情感联系。由此衍生出同诉求的系列讲座和博物馆活动策划,可以使这个情感纽带更牢固丰富。回顾整个讲座的思路设计过程,笔者的希望是建立一个简单有效的指引框架,往这个框架里因地制宜的填充相应的博物馆信息和表述,以便可以实现“多次对不同批次的听众实现同质素的博物馆教育”的预期。同时,笔者也希冀能够基于这个简要的提纲,发动更多的博物馆人站出来向观众做“博物馆的自我介绍和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