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精品| 捐赠展示| 藏品数据库
透过“小白礁Ⅰ号”看宁波水下文保事业的跨越
发布时间:2012-06-29 10:26:35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6月23日至27日,央视新闻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宁波电视台、中国宁波网等直播了多场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随着宁波特产梅园石、青花瓷器、西班牙银币等船载文物一一亮相,全世界的目光聚焦这艘身藏海下24米处的商贸船:160多年前,“小白礁Ⅰ号”沉没在浙东沿海往返南洋必经的航线上,它从哪里来又往何处去?船主是谁?建造地点在哪里?为什么沉船?很多谜团等待一一解开。

  2008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合作开展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小白礁Ⅰ号”,2009年又进行了重点调查。2011年4月,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获国家文物局批准,这是我市和我省第一个正式获批立项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今年6月4日,“小白礁Ⅰ号”正式进入潜水发掘阶段,来自全国各地的35名专业人员参加了大会战,年度工作即将于7月上旬结束。

  透过“小白礁Ⅰ号”沉船水下考古发掘,我们看到了宁波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看到了“海上丝绸之路”在宁波的辉煌,看到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关注。

  从水下考古

  到水下文化遗产保护

  浙江是海洋大省,明州(宁波)港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对外港口之一,历史上频繁的海外交通贸易与文化交流活动,不仅造就了宁波及其附近水域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同时也为宁波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1998年12月,我国第一家水下考古工作站———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工作站在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设立,开辟了宁波水下考古机构建设的先河。10多年来,宁波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在队伍、机构、设施、设备、技术、遗址保护等方面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道路,成为宁波文化建设的特色和亮点之一,成为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0年7月,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和中国·宁波港口博物馆在北仑春晓滨海新区奠基,揭开了宁波由水下考古走向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篇章。即将建成投用的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将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水下考古研究发掘、出水文物修复展示、专业人员培训交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逐步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出水沉船科技修复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平台和水下考古交流的学术阵地。2012年5月,全国首个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县级工作站———“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象山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进一步充实了我市、我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在机构建设稳步推进的同时,宁波一直高度重视水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自1998年至2011年3月,宁波已先后选派优秀青年业务骨干17人次参加第二至第五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中国水下考古第一至第三期技术潜水培训班(菲律宾)和第一期全国出水文物保护培训班。通过系统训练,目前宁波已拥有水下考古队员7名(浙江共9名),其中水下考古教练1名(全国共6名)、水下考古潜水长1名(全国共9名)、能够深潜至60米-80米的技术潜水队员4名(全国共16名)、密闭循环呼吸器潜水员2名(全国共10名)、技术沉船潜水员2名(全国共14名)、出水文物科技保护人员2名,专业培训人次与专业人才力量位居全国前列。他们积极活跃在我国水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舞台上,逐渐成为我国水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7年,宁波率先提出将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正式纳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范畴,得到国家认可并在全国推广施行。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初步形成了适用于浙江水域的水下考古和水下文物普查的技术规范标准。2009年以来,我市已相继承办了“首次全国水下文物普查工作会”、“全国水下文物普查工作阶段性总结会”、“中·法‘船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全国性会议,并受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博物馆委托起草了《2009-2010年全国水下文物普查实施方案(试行)》,并屡次应邀为海南、辽宁、天津、丽水等地的水下文物普查培训班讲课教学,传授经验,推广方法,得到国家文物局、国家博物馆、沿海各省市及业界的高度赞誉与一致认可。

  据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结华介绍,在持续、有序地组织开展浙江沿海水下考古与水下文物普查等各项业务实践的同时,宁波水下考古队员还频频应邀参与国内外的重大水下考古调查、探测、探摸、发掘项目以及各类学术研讨会议。他们还走出国门参加培训,赴肯尼亚参与中国援非水下考古项目,寻找“海上丝绸之路”东非端点的中国古沉船等文化遗存。今年“小白礁Ⅰ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结束后,水下考古队员将再次赴肯尼亚帮助肯方拓展水下考古事业。

  “小白礁Ⅰ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动用了很多先进设备和技术,完成纵横基线、水下探方、水上—水下通话扬声系统、水上—水下监控指挥系统、水下监控摄像系统、水下照明灯阵等布设,并首次将短基线运用于水下考古实践中。水下灯阵的设置得到了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曙光的赞扬,“这是水下考古发掘工作中的第一次,不光对电视直播的清晰度起很大作用,还为水下考古队员开展测绘、文物提取等工作带来很大便利。‘小白礁Ⅰ号’沉船遗址发掘是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标志。”

  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到多选题深入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海上丝绸之路”,正是全球化的一块重要基石。由中国北海、广州、泉州、宁波、扬州、蓬莱等城市始发的“海上丝绸之路”,跨越浩瀚大海,把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连接起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对整个世界文明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中国海洋文明的集中体现,彰显了中华民族勇于开拓、不断创新、锐意开放、兼容并蓄的精神。

  宁波大学历史系教授、“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专家龚缨晏介绍,宁波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早在10多年前已经起步,而宁波“海丝”申遗工作也于2001年启动。2011年,宁波市政府与中国社科院合作成立国家级研究平台“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落户宁波博物馆,为“海丝”研究和申遗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同年12月,“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在宁波举行“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进程”国际论坛,40余位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专家与学者出席论坛。目前,宁波现有“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存120余处,其中10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而宁波的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提供了一次次有力佐证。2010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海底藏宝图”:浙东沿海有37处海域相对明确的水下文化遗存点,出水文物2189件,其中14处属于宁波海域。“小白礁Ⅰ号”发掘出水的宁波特产梅园石,为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地位找到了最有力的佐证。

  “小白礁Ⅰ号”考古发掘为提炼宁波主题历史文化提供了全新的资料,促进宁波历史文化向多层次多选题研究穿越,不仅进一步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还为港口研究、宁波商帮研究、瓷器研究、货币研究、古船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小白礁Ⅰ号”属于宁波“海上丝绸之路”遗存中的港口与贸易遗产,这类遗存是原丝绸之路———商路的主要载体,承载着大量的宁波与海外贸易的信息,“小白礁Ⅰ号”沉船遗址出水文物证明了当时外贸商品的构成,既有本地产的梅园石,船上还装载有大量的外地来的青花瓷,这又为研究宁波港腹地和它的交通路线提供了资料。刘曙光认为,“小白礁Ⅰ号”装载的梅园石是宁波特产,属于“本地船装本地货”,与“南海一号”、“南澳一号”有很大的不同。

  沉船出水的大量铜钱包括“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及日本“宽永通宝”、越南“景兴通宝”以及一枚西班牙银币,为货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一枚小小的印章———“源合盛记”(一说“盛源合记”)引起各方专家关注,被宁波博物馆副馆长李军视为“小白礁Ⅰ号”沉船出水器物中最有价值的文物。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中心专家孙键认为,应该是这条船的船主或者是商铺拥有者,“最起码说明这个印的主人在这条船上,他可以完成整个贸易的交割。”而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吴春明表示:“‘源合盛记’虽然是小小的印章,体现了我国清代海外体制一个很大的变化。‘源合盛’应该是合伙商号,至少是两个大的家族或者是两个大的集团,一个取‘源’一个取‘盛’,合起来叫‘源合盛’。这种商号在我国东南沿海海外贸易或者海商体制里很常见,最早的简单股份制雏形已经有了,这应该受到了西方海外贸易体制的影响。”龚缨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据他研究,清道光年间宁波有商号“源记”,北方有商号“盛记”。

  古船研究专家、“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专家林士民认为,“小白礁Ⅰ号”的考古规模和保护水下文物的科学性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小白礁Ⅰ号”是宁波发掘的第5艘沉船,以前4艘沉船被发现的时候已经在岸边、滩涂,采取的考古手段与“小白礁Ⅰ号”不同。从南宋到明清,宁波水下文物遗存丰富,沉船遗存也相当丰富。

  宁波的造船史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时期出土的船桨,古代造船业始于东汉,而以唐宋时为盛。和广州等港口城市相比,当时的明州港由于连接着京杭大运河这条千年水道,区位优势非常明显。这也促使造船业制造出适合各个海域航行的船只。据史料记载,公元1090年,明州一带建造官船已达600艘,居全国首位。林士民说,鸟船是浙东沿海一带所特有的运输船,它的最大特点是既适合于南洋的航行,也适合在北边海域行走。我们现在对“小白礁Ⅰ号”有很多猜想,也有很多热情,但对“小白礁Ⅰ号”的保护、研究工作还有待沉船出水之后继续展开。

  对于船上发现成摞的青花瓷,林士民介绍,以前宁波发掘的很多遗址如天封塔等也大量出土青花瓷,这说明它是当时沿海人民的生活用具,并且也是大量生产的东西。“小白礁Ⅰ号”将进一步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为研究“海丝”航线以及宁波造船业、航海技术进一步提供了资料。

  水下文物保护

  迈向公众化多部门联动

  今年的端午小长假期间,很多市民在家通过中央电视台、宁波电视台、中国宁波网收看对“小白礁Ⅰ号”沉船遗址的水下考古发掘,极大地关注沉船文物的出水,尤其是宁波特产梅园石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时,不少中老年观众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老早的红石板啊,没想到它的背后有这么多的历史故事,连日本的国宝也是梅园石所造,作为宁波人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2008年我市文物部门在一次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中,通过渔民首次发现了“小白礁Ⅰ号”的线索。这些年来,随着“小白礁Ⅰ号”的发现和水下考古队员的到来,只有100多户村民的渔山一下子显得热闹起来。而刚刚结束的电视直播又让他们感到自豪,村民顾庆福说:“原来,我们以为渔山就是一个普通的小渔村,没想到,这里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我们常年累月经过的海域下面,竟然藏着古沉船。这太让人激动了。”

  龚缨晏认为,电视和网络直播激发了全社会对宁波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热情,让市民了解什么是水下考古发掘,它和“打捞”、“探宝”有什么不同,从而对文物保护理念有进一步的认识。“市民当然希望早日找到属于宁波的‘东海一号’,他们关注海洋文明、关注宁波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热情会一直延续。”

  “小白礁Ⅰ号”促进宁波水下文物保护公众化多部门联动机制形成,航标处、海政、海洋局、打捞、电力、通信等部门联动,保障了水下考古发掘和电视直播的顺利进行,为宁波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添上华丽的一笔。

  水下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轨迹的重要见证,也是海洋事业发展的组成部分。频繁的海外交通贸易与文化交流活动,造就了宁波水域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切实保护好海洋中珍贵的水下文化遗产意义重大,不但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也是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些年来,在我市沿海地区,一些不法分子打捞、偷盗水下文物事件时有发生,这给我市海域内文化遗产安全造成了威胁,文物、海监跨部门联合开展制止、查处、打击文物违法犯罪行为已十分紧迫。

  今年4月,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签订《关于合作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联合执法,加强监管,共同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主题,用6个月时间开展我市管辖海域内文化遗产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对非法打捞和破坏水下文物、擅自进行水下文物考古活动,以及其他涉嫌破坏水下文物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方位检查。

  6月21日至22日,宁波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和宁波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通过技术监控和现场巡查两种手段,对宁波部分海域开展了一次水下文物联合执法,重点查看了海域内是否存在危及水下文化遗产安全的挖沙、钻探、打桩、抛锚、捕捞作业活动及其他涉嫌破坏水下文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并通过宁波市海域动态监控系统,对象山渔山岛海域的海面情况、海洋环境、往来船只等进行实时查看,通过雷达、北斗星导航等设施设备对正在进行的小白礁水下考古现场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

  合作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动机制的形成,标志着我市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监管开创了新的局面,是我市提升与拓展文物监察和海洋执法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来源:宁波日报 陈青徐建成徐学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