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精品| 捐赠展示| 藏品数据库
海上丝绸之路,宁波两千年前起航
发布时间:2012-01-10 10:32:48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主讲人:谢善实  曾任宁波日报副刊部副主任。有多篇散文、随笔见诸报刊,并与人合写出版了43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商盗寇》。2000年被评为宁波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海上丝绸之路的由来

  早在2001年,宁波举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专家建议中国古代三大“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宁波、泉州、广州联合申遗,并发表了21世纪的“海丝”申遗重要文献《宁波共识》。这是联合申遗理念的最早共识。现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已经举办了十一届。

  丝绸之路大家耳熟能详,它是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从中国通向东南亚和更远的西方,最方便的是航海,因此除了中原经河西走廊通向西域的陆上通道之外,还有一条经过海路到达西方的路线。其实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在秦代已有人航海向西运送货物。自汉朝开始,中国船舶就到达马来半岛,唐代之后,来往就更加密切了。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它就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到西方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大家都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做海上丝绸之路。这条航线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运过来的则是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到了宋元时期,瓷器的出口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人们也把它叫做“海上瓷器之路”。同时,还由于输入的商品历来主要是香料,也把它称做“海上香料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各个时期的运送货物各有不同,因此称呼也各有不同。但不管是海上丝绸之路、海上瓷器之路,还是海上香料之路,它的实质是中西方文明交流的大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上东来西往,有中国的船舶驶向西方,也有西方的船只驶向东方。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从西方过来了。他是从欧洲绕好望角到达印度航海路线的开拓者。1497年7月8日他受葡萄牙国王派遣,率船从里斯本出发,寻找通向印度的海上航路,船经加那利群岛,绕过好望角,经莫桑比克等,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南部卡利卡特——他的船没有能够走到中国。在此之前,郑和早于1405年率领庞大的船队出海,达·伽马比郑和下西洋整整晚了92年。

  1271年,即马可·波罗17岁时,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拿着教皇的回信和礼品,带领他与十几位旅伴一起向东方进发了。他们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从这里到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就可以乘船直驶中国了。林语堂《伏尔泰与中国迷》作了精彩的描述,马可·波罗将中国的丝绸织品带回威尼斯时西方人的惊讶:“当元世祖时代,马可·波罗游华20年,可20年后,亲友以为他早死了,一日回到威尼斯,行李包袱里倒出来的中国绸缎丝织品及宫中古玩,使邻家围观的人眼睛都突出来。”后面林语堂又写道:到了十八世纪,那是所谓Rokoko时代,中国迷已成为一代风气。那时欧洲的习尚,男人梳辫子,女人把扇子,公卿穿绸缎,士人藏瓷器,宫廷妃嫔乘轿出入,米兰主教也坐轿子,年节放鞭炮。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别墅,装饰了满屋的中国木器。由此可以想见中国文化对西方影响之深。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起点是中国的沿海各个港口,包括北海、广州、漳州、泉州、扬州、蓬莱等几个城市,当然也包括我们宁波。

  宁波优越的地理位置

  打开中国地图,就可看出,从山东半岛向南,中国的海岸线就向东凸出,然后又向西倾斜,这转弯处就是宁波,一眼就能看出宁波居于中国海岸的中间。长江就在宁波向北不远处。这就决定了宁波在航海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近岸海域,由河水和海水混合形成了一股冲淡水性质的沿岸流,譬如东海沿岸流(又称长江冲淡水)。东海沿岸的海流路线随季节不同而不同。夏季,在西南季风盛行的6到8月,浙江沿岸海水向北流,在长江口外与长江水和钱塘江冲淡水汇合,形成一股强大的冲淡水流,向东北直指济州岛方向与对马暖流相接,其中一部分汇入对马暖流进入日本海。这个时节船舶适宜北航。冬季,长江流量大减,东海沿岸流也随着减弱,在偏北季风吹送下,长江冲淡水与钱塘江冲淡水汇合,沿浙闽海岸南下,并穿过台湾海峡直接入南海。这个季节船舶适宜南行。宁波恰恰处在海流线路交汇区域。这就给帆船时代的船舶航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宁波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还有内陆便捷的水上交通。流经宁波的姚江,虽然向西延伸不远,但在上虞过通明坝有运河通向杭州,与京杭大运河相接。宁波四乡纵横交错的水道也提供了舟楫之利。在以水路运输为主的古代,这些为宁波港提供了广阔的腹地。这样优越的条件必然带来宁波港口的繁荣。

  据史料记载,甬江流域最早的港口是句章港,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后,为发展水师,增辟通海门户,在此建设港口码头。句章古城位于现慈城镇乍山村一带,据合理推测,句章港码头应该位于现城山渡到半浦渡的姚江边上。中国历史上古老的港口还有广州港、合浦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登州港(位于今山东省胶州湾)和徐闻港(广东省),但它们均比句章港要晚上200多年。

  句章县城在东晋隆安四年被孙恩起义军所毁,句章港也逐渐顺姚江向东沿至三江口一带。

  唐乾宁五年明州刺史黄晟筑罗城。以后历经修筑,明州的古城门设置也是根据港口和运输的需要而增减。宋明州辟十城门:西望京门,旧名朝京门,有水门,通漕运。南甬水门,有水门,通漕运。东南鄞江门,东灵桥门、东渡门、来安门,来安门在市舶司之右,旧不立名,呼市舶司门,因城外建有来安亭,所以称来安门,舶货入则开。东北渔浦门。北盐仓门(南宋改为和义门),盐入则开,附近还有达信门。北西郑堰门。南宋末,废鄞江门、来安门、渔浦门、达信门四门,仅余西面的望京门,东面的灵桥门、东渡门,南面的甬水门,东南的鄞江门,北面的盐仓门,共六门。东渡门遗址和渔浦门遗址都经考古发掘。发掘表明,渔浦城门基址是一处典型的城门遗址。宋代渔浦城门的建筑结构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明州已成为国家对外交通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原来面临姚江码头的渔浦城门,已不适应交通贸易发展的需要,故在原来的渔浦城门基础上加以拓宽。

  渔浦门码头遗址位于海曙区和义路以北的姚江边上,2006年11月,通过考古发现,码头遗址建筑在沉积淤泥之上,揭露出来部分的平面呈L状,石包土心结构。码头采用木桩基础,条石砌筑,石灰粘接。考古工作者推测码头平面应该呈“凸”字结构。根据考古地层并结合古代地方文献资料分析,判断该码头遗址为宋代渔浦门码头遗址的局部。

  这些表明古代宁波码头排列于姚江和奉代江一线。江厦公园外侧的奉化江边更是成了繁华之地。丝绸茶叶在此启运,日本的遗唐使在此留有足迹,想当年,海螺鸣响,船号此起彼伏,“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可不是凭空得来的!

  宁波的航海史

  河姆渡是宁波人的骄傲。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附近是一片湖泊沼泽,离海比今天要近得多,很多专家认为河姆渡人是最早的航海人。河姆渡遗址出土新石器时期雕花木桨就是明证。

  如果说,上述说法还有争议的话,那么战国时期的铜钺,则无可争辩地说明宁波的航海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1976年,鄞州云龙镇甲村石秃山出土一件战国时期的铜钺,高9.8厘米,刃宽12.1厘米。器身一面的羽人竞渡纹图案。铜钺上的一面铸有边框,框内上方为龙纹,双龙昂首相向,前肢弯曲,尾向内卷。下部以弧形边框线为舟,上坐四人成一排,四人头上有高高飘扬的羽毛,双手持桨奋力划船。有学者认为,四人头顶上方是船帆。这些说明2000多年前的越人已经使用船帆航行。这件羽人竞渡纹铜钺,反映了宁波先民龙腾虎跃、劈波飞渡的奋发进取精神,它也是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性文物。

  宁波秦时称鄮县,早在秦代以前,已有近海岛屿上的渔贩盐商和滨海地区的商贩互相航海贸易。晋代,商贾已北抵青州、徐州,南达广州、交趾。

  再晚些,到了三国时代,宁波的航海就更发达了。宋代时,现在慈溪浒山一带还是大海,一直延伸到峙山公园。慈溪市观海卫镇五磊山北面更是一片汪洋。相传三国赤乌年间,吴主孙权之母吴国太坐船途经五磊山,深夜发现山上有红光闪耀,靠船后派人上山探看,见到有一个印度梵僧在此结茅篷静修。这位僧人就是那罗延尊者。孙权母亲就下令在此建造寺院。据光绪《慈溪县志》等有关史料记载,五磊寺的雏形崭露于公元3世纪。这并不排除那罗延是五磊寺的开山祖师。那罗延圆寂后,筑塔安葬,那罗延尊者塔坐落于五磊寺西剩日湾。2003年12月慈溪市人民政府将五磊寺及那罗延尊者塔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日本学者桑原骘藏经考证后,认为明州(即今宁波)、福州、温州、松江等地,都是唐代中国的贸易港。当时,去日本的中国商人,南路照例从明州出发。从福州等地起航的海船,一般也先到明州停泊,然后再从明州出发横渡东海,到达值嘉岛,再驶进博多津。商人李邻德、李延孝、张支信、李处人、催铎等,都曾自备船舶,往返于日本与明州之间。

  久远的航海实践,造成了宁波深厚的航海文化,产生了富有宁波特色的航海谚语,比如,“初八廿三,稻草带缆”(初八、廿三为小潮汛,对系泊的船舶没有很大的冲击力),“老大不识潮,晦气伙计摇”。更有航海术语。比如,船到某个海域与地标距离最近处,航海院校的教师就会教学生,船到了某地“正横”。宁波的老大、水手却会说,与某地“并埭”了。在笔者看来,“并埭”比起“正横”来更形象也更容易理解记忆。

  在江厦公园还可以看到一顶展览着的木椗。第一次看到时,笔者张开口几乎合不拢——这不是海军锚吗?海军锚全称“1848英国海军部部颁标准锚”。没有在船上看到过海军锚的到江厦公园去看看就可以了。这顶木椗长5.68米、宽2.1米,锚抓长1.95米,重200公斤。细看这木椗,椗杆顶端两侧向斜后方伸出锚抓,椗杆靠近顶端处有一大圆孔,一根粗木杠平放在木椗上。这根粗木杠在海军锚中叫横单,抛锚时将横单穿过圆孔,这样横单就会与两个锚抓互相垂直,沉到海底必定有一侧的锚抓插入海底,船一移动,锚抓就会像铧犁一样越插越深,保证锚泊的船不会移动。船舶航行时,横单从孔中拔出,这样便于放置船上。难怪英国海军部将这种形制的锚作为部颁标准锚。江厦公园木椗旁的碑文介绍,中国在宋代时使用木椗,到明代已经普遍使用铁锚了,可见陈列的木椗肯定是在明代以前制造的,英国发明这种形制的锚比中国整整晚了好几百年。

  航海船舶

  陆上丝绸之路靠的是骆驼,海上丝绸之路则必须依靠船舶。福船、沙船、广船、鸟船是我国四大航海古船。福建造的叫福船,广东造的叫广船,沙船适宜于长江口以北的航线。而我们浙江沿海一带则使用鸟船。郑和下西洋船队就是由这四种船舶及它们的改进型组成的。

  鸟船头似鸟嘴,故称鸟船,古代浙江人认为是鸟衔来稻谷种子,才造就了浙江的鱼米之乡,所以把船头做成鸟嘴状。由于鸟船船头眼上方有条绿色眉,故它又得名绿眉毛。

  30年前在甬江边上还能看到这种船舶。船帆染成赭色。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种船的桅杆并不在帆的正中,而是偏在一侧,与照片上所见的西洋帆船有很大的不同。这点不同十分重要,当风转向时,船帆也能灵活转向,甚至能逆风行驶。近年来,浙江新造一艘鸟船“绿眉毛”号,船长31米,宽6.8米,吃水深2.2米,排水量230吨;采用古老的木制舵,舵长11米,宽2.3米;有三桅五帆,其中主桅高24.5米,主帆三面,使用风力航速最高可达每小时9海里。

  2003年10月,在战船街北部、和义路瓮城基址南侧出土了一艘古代沉船。这是历年来宁波老城内出土的第三艘古沉船。经过多年的城市改造,城区竟能有三艘古船出土,这无可辩驳地证明宁波是古代中国对外交通贸易重地和造船业的中心。船是在距地表1.5米的深处发现的。这条船残长9米多,最宽处残存近3米,可以分辨出的舱有9个,每个舱都属于水密隔舱,而且舱与舱之间有流水孔相通,具有良好的抗沉性。专家结合地层叠压关系及出土文物情况,推断出此船年代为南宋。专家对和义路出土古船研究表明,这艘古船已经使用了防摇龙骨,这比西方整整早了200年。

  过洋牵星术

  光有船舶还不行。大海茫茫,船舶如何在丝绸之路上行驶是件难事。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不是有指南针吗?但仔细想一想,如果光凭指南针朝北或朝南行驶,船会驶向什么地方?这就需要掌握船在哪一个位置。北宋发明指南针之后,人们仍以观看星体位置及其高度,作为导航的辅助手段。大约到了元明时期,我国天文航海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已能观测星的高度来确定地理纬度。这就是过洋牵星术。

  牵星术是通过专门的牵星板来进行的,牵星板最大一块为十二指板,最小为一指板。使用时,左手拿牵星板一端中心,手臂伸直眼看星空,使牵星板板面与海平面垂直,观测星体离海平面的高度。牵星板用优质的乌木制成,一共十二块正方形木板,最大的一块每边长约二十四厘米,以下每块递减二厘米,最小的一块每边长约二厘米。另有用象牙制成一小方块,四角缺刻,缺刻四边的长度分别是上面所举最小一块边长的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和八分之一。比如用牵星板观测北极星,左手拿木板一端的中心,手臂伸直,眼看天空,木板的上边缘是北极星,下边缘是水平线,这样就可以测出所在地的北极星距水平的高度。高度高低不同可以用十二块木板和象牙块四缺刻替换调整使用。求得北极星高度后,就可以计算出船舶所处的地理纬度。

  牵星板还必须配合牵星图一起使用。过洋牵星图中的牵星记载,其牵星数据直接注在星座图形的近旁,使人一目了然。《郑和航海图》中有牵星记载的近70处。其中直接标在航线上的有16处;标在沿岸和岛屿上的有34处;标在过洋牵星图上的近30处。

  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说:“你们的祖先在航海方面远比我们的祖先来得先进。中国远在欧洲之前懂得用前后帆的系统御风而行,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在中国航海史上从未用过多桨奴隶船。”

  我们有指南针,我们有过洋牵星术,所以中国的船舶在海上丝绸之路通行不会迷失方向。

  市舶司

  市舶司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至明末逐渐萎缩。清时设海关废除了市舶司。

  古代中国官方进行的其实并非是等价交换的贸易。明政府实行的是“外国有所贡,中国必有所赐”的政策,所赐几乎是所贡的十倍。既然是贡,那么就是贡给皇帝的,接受者就是代表皇帝的市舶司,管理市舶司的往往是宫中派出的太监。

  唐玄宗开元年间,广州就设有市舶使一职﹐一般由宦官担任,此为市舶司前身。宋代重视海外贸易,开宝四年在广州设市舶使,掌海上贸易。北宋淳化三年两浙路市舶司从杭州移置明州定海(今镇海)。明州成为通往南亚、中东、非洲东海岸丝绸之路的起航地,开赴日本、高丽(今朝鲜)的商船也大多在这里出发。“南则闽广,东则倭人,北则高句丽,商舶往来,物资丰衍”,明州航海业盛况空前。徽宗崇宁元年七月在杭州、明州(今宁波)、密州(今山东胶县)、秀州(今上海淞江县)等地设市舶司,负责检查进出船只商货、收购专卖品、管理外商。南宋时期,明州是“市廛所会,万商之渊”。清代徐兆昺在《四明谈助》中说,当时明州开明坊前后的大市、中市和后市,百货凑集,四方商船舶满划船场。元代,庆元(今宁波)古江厦码头改称下番滩码头,出洋土货进口番货都在这里集散。定海(即今镇海)也“蛮夷诸番舟帆所通,为一据会总隘之地”。除了与日本通航贸易,庆元与高丽、真腊(今柬埔寨)、印度等国也保持频繁的海上贸易往来。南宋建炎初罢闽、浙市舶司,市舶司的职能归转运司。元同宋制,元世祖忽必烈于广东置市舶提举司,武宗至大期间罢市舶司。元仁宗时,重新在泉州、广州、庆元(宁波)三地设立市舶提举司,掌发放船舶出海公检、公凭,检查出海船舶及管理所辖口岸船只事宜。明初也于沿海各处置市舶提举司,掌海外各国朝贡市易之事。

  宋以后,正是世界海上贸易蓬勃发展时期,但明代却逆潮流而行,实施海禁,“明祖定制,片板不许入海”,朱元璋有关海禁的诏令每过一二年就重申一遍。

  嘉靖二年,发生在宁波的争贡事件,更使海禁雪上加霜。本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外贸遭受了更重大的打击。

  争贡事件

  15世纪后期开始,日本处于战国时期,国内封建诸侯都加强经济力量,因见朝贡有利可图,就不守明朝规矩,纷纷派出贡使来到中国。

  明嘉靖二年,日本左京兆大夫派遣的贡使宗设自灵桥门登岸来到宁波,市舶司安排他们居住在境清寺嘉宾堂。过了几天日右京兆大夫也派遣他的贡使瑞佐,以祝贺皇帝即位为名也来朝入贡,船队驶入甬江,从和义门登岸,市舶司安排他们在天宁寺居住。按明朝惯例,设在境内的市舶司应按先后次序到船上验货和接待。

  坏就坏在瑞佐的副使宋素卿,这人原名叫朱杲,家住灵桥门附近。他没有别的才能,粗识文字,家中以买卖古董为业。明弘治年间,朱杲偷渡到日本。日本的地方诸侯因为朱杲是中国人,可以利用,就让他当了官。明正德三年,朱杲将自己的姓名改为宋素卿,充任正使到明州入贡。当地人一见到他就认了出来。镇巡官得知情况,就以朱杲叛入外国,将此事奏闻朝廷。但当时朝中太监刘瑾弄权,他得了朱杲的贿赂,竟将他放回日本。这次化名宋素卿的朱杲又来到了宁波,而且无事生非,挑起祸端。

  自仗了解“内情”,宋素卿就向宁波市舶司负责的太监赖恩行贿,赖恩见钱眼开,竟不按惯例办事,不但先到瑞佐的船上验货,而且设宴招待时也让瑞佐坐了上席,将宗设冷落在一旁。这下宗设就不乐意了,率领手下到瑞佐住所及和义门瑞佐泊船处大打出手,并劫掠了市舶司仓库的所有贡品。外使入贡本来是不许带武器的,受了贿赂的市舶司太监竟偷偷将刀枪送与瑞佐一行。这下日本的两帮贡使仗就打大了。但宗设终究人多,还是占了上风。太监仓皇躲入市民家中。瑞佐狼狈向西逃窜,躲入绍兴城中。宗设还不罢休,一直追到绍兴,向绍兴知府索要瑞佐被拒绝,怒而返回,途中大肆劫掠。太监不得已,指挥袁琎为护夷兵使,追至绍兴。当时境清寺嘉宾堂还有日本贡使的随从人员100余人。境内民众请求官府清除这100余人。但官府却十分畏惧,“闻言震色”。在民众的压力下,只好斩戮这100余人。而我军民亦有被杀者。靠泊在灵桥门日本贡船水手闻城中扰攘,就起锚开船逃奔。宗设自绍兴返回,回至湾头,见宁波城上鼓噪防备,就夺得三艘民船顺流出海。

  争贡事件发生后。给事中夏言上书嘉靖帝,中有“倭患起于市舶”之说。嘉靖帝遂下诏罢市舶司。宁波市舶司被罢后,明代只留广东一处市舶司。

  清初实行闭关政策,对外通商口岸仅限澳门一地。康熙二十二年海禁放松,开放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今连云港)四口贸易。乾隆时仅留广州一口通商。道光二十二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宁波又被迫成为五口通商之一。这以后通商口岸设税务司、总税务司管理海关诸事,大权落入洋人之手。

  申遗,共同参与

  早在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发布了《丝绸之路综合研究:对话之路》计划,特别关注“丝绸之路”沿线在文明交流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尤其关注沿线的世界文化遗产候选点。现在北海、广州、漳州、泉州、宁波、扬州、蓬莱七座城市已经签署“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行动纲领》,将联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文化专员于连·格莱纳也到访宁波。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开通于2000多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绵延15000余公里,穿过红海和印度洋,连接西欧的地中海、中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城市以及日本,从那时起,宁波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口岸,基于此,在宁波举行‘海丝’申遗的国际论坛意义非凡。”“以宁波为代表的七座申遗城市的‘海丝’遗址各有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在城市建设、发展旅游中,要特别注意保持自己的特色。”“因此,构建沿线遗产保护联动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宁波对中国‘海丝’申遗联动机制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意味着保护和保存世界文化遗产的承诺,保护文化遗产,不仅要保护遗产本身,还要保护遗产周围的整个环境。

来源:宁波晚报 谢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