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精品| 捐赠展示| 藏品数据库
谈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11-08-30 16:54:03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ÖйúÉç»á¿Æѧ±¨ 

  水下考古学是田野考古学在水域的延伸,是运用考古学所特有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对人类水下文化遗产开展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工作。同时,水下考古学又是一门边缘学科,需要诸多相关学科的技术支持,如海洋勘探技术、潜水工程技术等。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水下考古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1985年,英国人米歇尔·哈彻在南中国海打捞出大批中国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并在1986年4—5月,将这批盗掘的珍贵文物在阿姆斯特丹大肆拍卖,获取高额利润。此事引起国际考古学、博物馆学界的强烈不满,并引起中国政府及文物部门的关注,中国政府和文物考古界做出的直接反应就是填补学科空白,开展中国的水下考古工作。

  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起源

  1986年9月,中国政府决定发展水下考古事业。198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文物局牵头,成立了有交通部、国家科委、国家海洋局、总参、海军、外交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参加的“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承担这项国家任务。在当时一无人才、二无专业知识、三无资金准备的情况下,中国历史博物馆在时任馆长、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的主持下,抓住历史的机遇,毅然挑起了开创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重担,俞伟超是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当之无愧的奠基人。1987年9月,中国历史博物馆设立了当时中国唯一的水下考古专业机构——水下考古学研究室,在国家文物局领导下,负责开展水下考古工作。

  我们采用从文物考古第一线的专业人员中遴选素质较高人才进行潜水培训和水下考古专业知识培训的方法,走出去,请进来。在有关文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水下考古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获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填补了学科的空白。

  中国水下考古的发展

  回顾中国水下考古的发展历程,培养专业人才是水下考古事业的起点。实践证明,采用从全国文物考古第一线的专业人员中遴选素质较高人才,以培训班的形式进行潜水培训和水下考古专业知识培训的方法培养专业人员,是目前我国水下考古专业队伍建设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我国水下考古的成功之路。

  国家文物局于1987年、1988年、1989年派人到荷兰、日本、美国学习潜水和水下考古;1989—1990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东南亚陶瓷研究中心合作举办了第一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从1998年到2009年,国家文物局又委托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四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

  经过五期的培训,共87名水下考古专业人员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专业资格证书,从而保证了我国拥有一支 60人左右的水下考古一线队伍。在世界范围内,类似与我国这样保持着一支国家级水下考古专业队伍的国家应该说为数不多。

  近年来,我们又尝试开展更高层次的深潜技术培训,在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的基础上,选择潜水技术较好的业务骨干参加60—80米水深的高技术潜水培训。目前,全国已有10余人掌握了60米水深的潜水技能,从而大大扩展了水下考古的工作范围。

  建立科研培训基地和信息化建设是加强水下考古学科基础建设的需要,进入21世纪后,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2年该项目得以启动,200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水下考古科研与培训基地位于广东阳江,具有水下考古科研中心、培训中心、信息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等多项功能。在基地已成功举办了三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成功召开了多次国际和国内的学术研讨会和水下考古工作会议;完成了西沙群岛华光礁一号沉船遗址全部出水器文物的类型学整理和绘图照相及初级保护工作。

  20多年来,中国水下考古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发展,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奠定了基础。

  张威(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