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榭遗址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大榭街道下厂村钱家西南,遗址三面环山,北面向海,核心区占地面积约14000余平方米,为新石器至宋元时代遗址。
1980年9月,当地村民烧窑取土时发现石锛、石镞等石器并上交国家。 2008年6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根据遗址附近小道观将其命名为“东岳宫遗址”。
2015年至2017年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下同)组织对该遗址作了多次勘探发掘,并于2015年12月经专家论证将遗址更名为“大榭遗址”。遗址划定原址保护区约7500平方米,发掘面积达
7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2.8米,可分为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东周时期、宋元时期四大时期。其中良渚文化和钱山漾文化遗存,是遗址的主体遗存,发现遗迹有墓葬、灶坑、灰坑、盐灶、制盐废弃物堆等,出土遗物主要为陶、石器和少量木、骨、竹编器,二期遗存中出现制盐陶器陶缸、陶盆等。
大榭遗址是浙东海岛首次进行系统科学发掘的以史前遗存为主体的文化遗址,其发现证实了当地先民在距今5000多年就已进行生产生活活动,遗址钱山漾文化遗存中发现的距今4000多年的海盐业遗存,更是我国沿海地区制造海盐的最早证据。
大榭遗址的发现为构建浙东沿海地区的史前文化序列、探索中国海盐手工业的起源与发展等有着重要意义。
2023年6月被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