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博资讯| 活动预告| 通知公告
“港博讲坛”第92期《口岸的回响:“港口与影像III”中的历史口岸与当代影像》
发布时间:2022-08-23 15:41:23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主讲人:何伊宁

  活跃在全球影像艺术领域的研究者、策展人。她的专著、编著以及参与撰写的合集包括《记忆寓所》《世界女性摄影史》《劳特利奇摄影与视觉研究导论》《英国摄影教室》、《港口与影像》I、II、III等;译著有《摄影与旅行》《艺术与摄影》(待出版)、《做书的艺术家》(待出版)等数十种。她是《浮屿:摄影与视觉文化研究》独立期刊的主编,其中英文论文先后发表于Photographies, Photography and Culture, OVER Journal, 《现代美术学报》《新美术馆学》等同行评议期刊;其他百余篇文字曾先后发表于国内外艺术、摄影、视觉文化杂志与网络平台,包括FOAM Magazine, Aperture Photobook Review, IMA, ArtForum中文网,《艺术世界》《画刊》《中国摄影》杂志等等。

  在策展方面,何伊宁擅长挖掘当下全球具有挑战性的视觉艺术实践,并将其编织在政治与文化的双重视野下。2016年,何伊宁与中国港口博物馆共同发起“港口与影像”计划,先后委任21位摄影艺术家就中国和日本共20个港城和口岸(区域)进行创作。她曾在国内和欧洲策划过大型群展,包括“图汇未来”“想像中国”“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记忆寓所”“混合的公共性与私密性”“虚构叙事的转向”等。她是第三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2018)的联合策展人之一;同年成为“OCAT研究中心第一届”2018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的优胜者, 并凭借该研究项目的终展”记忆寓所”获得第十四届AAC艺术中国年度策展人提名奖。

  何伊宁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她即将于2022年9月加入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中国视觉艺术中心(CCVA),其博士研究围绕2000后中国当代艺术实践中的去殖民性所展开,考察艺术家个人经验、全球地缘政治互动与解殖艺术话语之间的联系。

11.jpg

  主题:《口岸的回响:“港口与影像III”中的历史口岸与当代影像》

  19世纪末,太古、招商局和怡和三家轮船公司在中国沿海和长江的航线上经营着货运和交通贸易,中国的茶叶、有色金属和丝绸;蒙古和俄国的铜矿;爪哇和菲律宾的原糖……源源不断地在这些繁忙的轮船上进进出出。自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之后,清政府被迫与以英国为主的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继而在强权的压力下不断开放通商口岸。截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夕,中国在沿海和长江流域共开放了近50个口岸,南抵琼州(1876)、北达满洲里(1907),并深入西南腹地的思茅(1896)和腾越(1902)。

  尽管在今日,通商口岸常常被视为近代中国中外金融、科技和文化的碰撞之处,并嵌入现代城市叙事的一部分,然而作为半殖民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商口岸不单单是英国及其列强参与对中国进行半殖民主义“霸权工程”的切口,还揭示出帝国主义利用这些节点扩大轮船航运网络和铁路陆运网络,对中国的资源进行全面掠夺的野心。在美国历史学者罗安妮(Anne Reinhardt)针对1860~1911年中国轮船航运网络发展的研究中,她将通商口岸视为“动态交通系统中的节点,而不是单个的城市中心”。

  本期讲座以“港口、影像与历史的回响”为主题,围绕“港口与影像”第三期项目的委任实践、出版和展览,侧面考察“口岸”作为地理、交通和文化生产的空间,在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中的变迁。该项目邀请了6位活跃在影像创作领域的艺术家——陈荣辉、王翰林、孙海霆、宋天琪、程新皓和刘雨佳——分别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山东港口、丹东、哈尔滨、昆明和昆仑山/边疆宾馆的不同议题展开视觉化的探索,与其同名的展览正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展出。

  时间:2022年8月26日(周五)下午19:00-20:30

  直播二维码:

微信图片_2022082315342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