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博资讯| 活动预告| 通知公告
龙城之金:北燕冯素弗墓的文化价值
发布时间:2025-08-18 11:22:55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北燕由汉人冯跋等在慕容鲜卑前燕、后燕的基础上建立,是东晋时期割据北方的地方民族政权十六国之一。1965年,辽西地区发掘出冯跋长弟大司马冯素弗的墓葬,是目前魏晋南北朝考古中有明确纪年的重要墓葬之一。本期港博讲坛邀请到辽宁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刘宁,为大家细说冯素弗墓的发掘情况及其文化价值。

  讲座从慕容鲜卑的基本情况、慕容鲜卑的考古遗存、冯素弗墓的发掘、冯素弗墓所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及三燕文化的宣传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慕容鲜卑是继东胡之后,最早兴起在长城内外的强大部族,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以及在西北的吐谷浑等多个政权,鲜卑化汉人冯跋等在后燕基础上建立了北燕。慕容鲜卑遗存是三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前燕、后燕、北燕均曾建都于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辽宁正是三燕文化的主要分布区。

11.jpg

  辽西作为慕容鲜卑的兴起之地和三燕都城所在地,保留了大量的三燕文化遗迹、遗物。除了朝阳市曾发掘出三燕龙城的宫城、城门、龙腾苑及慕容氏家庙等遗址,辽西一带还发掘有北票房身村慕容鲜卑墓葬、袁台子前燕壁画墓、北票喇嘛洞墓地、朝阳十二台砖厂前燕墓地、朝阳后燕崔通墓、北票北燕冯素弗墓等墓葬,以及金岭寺前燕礼制建筑等,出土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三燕文物,对研究魏晋十六国时期慕容鲜卑包括北方乃至域外各民族交往、碰撞、融合和发展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2.jpg

  冯素弗墓是目前魏晋南北朝考古中有明确纪年的重要墓葬,从葬俗和随葬遗物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汉文化与慕容鲜卑文化之间相融共存的特点,如画棺、星象和戴汉式冠弁人物的壁画、官印制度、金珰附蝉及墨、砚等文具显然都是汉文化因素;而东西向的椁室、头龛祭胙和壁画上的黑狗以及步摇冠饰等,则属于鲜卑文化传统。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在文化上的体现,也是鲜卑族趋向汉化、封建化的反映。见证了从慕容到冯代诸燕政权学习中原文化并促进慕容部族封建化的这一渐进的历史进程。此外,冯素弗墓发现的玻璃器也反映出三燕政权与西方波斯等地的交往情况。

  讲座最后,刘宁简要介绍了辽宁省博物馆在三燕文化的宣传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并回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