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博资讯| 活动预告| 通知公告
讲坛回顾:保什么?怎么保?——基于价值认知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活化实践
发布时间:2025-06-17 11:01:56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作为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重要活动之一,“港博讲坛”第128期邀请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保室主任、副研究馆员崔彪,为大家带来了解读文化遗产保护的讲座《保什么?怎么保?——基于价值认知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活化实践》。

  如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已经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讲座首先介绍了一些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问题,如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不改变原状、真实性、完整性、最低限度干预、保护文化传统、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防灾减灾等;保护对象具有复杂性,涉及到类型、环境、材质、保存状况以及利益相关者等,让观众对文化遗产保护获得了一个整体认识。随后,讲座结合实际案例,对整体价值与单体价值、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活化利用与乡村振兴三个议题进行了具体展开。

  1.对于群体性文物,如何根据价值的独特性制订差异化的保护展示策略?

  以包含14处单体遗迹的镇海口海防遗址为例,分别介绍了针对几个重要遗址的现状勘察、原状格局形制研究、文物价值分析、制定保护利用策略、修缮与利用等的情况。通过这一案例,工作者认识到: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工作,对于遗址价值的挖掘和阐释具有重要作用;文物的价值并非一成不变的固有属性,保存状况对于价值的体现具有重要影响;对于构成复杂的集群性遗产,在保护利用中应深入挖掘其价值的独特性。

  2.当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出现矛盾时,如何兼顾文物价值与社会发展?

  以兰溪古城墙为例,兰溪市为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上千年建城史,文物资源丰富,其中兰溪古城保留有古城墙、街巷以及民居、祠堂、商号、会馆等大量明清古建筑。崔主任重点介绍了有关兰溪古城墙及码头的概况、价值认知、与城市发展的冲突及解决方法等问题,得出其保护的要求首先是确保城堤防洪的效能与安全,其次是要重视对其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保护与展示的结论。

11.jpg

  3. 如何发挥文物的价值传承和活化利用在乡村振兴大局中的作用?

  以三卿口制瓷作坊为例,三卿口制瓷作坊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峡口镇枫石村碗厂自然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由龙窑、水碓房、淘洗池、宗祠、民居等49个单体建筑组成,至今保存布局完整的古代制瓷作坊和传统制瓷工艺。崔主任从制瓷作坊的价值分析、乡土建筑保护、作坊建筑——主要是龙窑的修缮、传统制瓷非遗工艺的传承、活化利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三卿口制瓷作坊的活化利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是文化传承带动旅游增长、经济效益反哺文化传承的优秀案例。

22.jpg

  讲座最后,崔主任用简短的词句对文物保护与活化做了系统性总结:价值认知是文物保护与活化的基础,部门协作是文物保护与活化的路径,科技手段是文物保护与活化的支撑,而多方共赢是文物保护与活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