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博资讯| 活动预告| 通知公告
2025自闭症儿童开放日:让文化科技点亮“星孩” 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5-14 10:54:49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5月12日,中国港口博物馆迎来本馆的第六届自闭症儿童开放日,"让每一颗星都闪亮"再次启航,为15名自闭症儿童带来特别关怀。作为国内文博界首个设立自闭症主题开放日的机构,中国港口博物馆持续深耕“博物馆+特教”模式,通过创新的文教融合方式,连续六年努力关注自闭症儿童群体融入文化生活的现状,重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实现平等关怀的公益边界。

66.jpg

  今年的活动将航海智慧与公益创新相结合,港博构建起多方协作的融合教育平台。当AI机械臂与千年海丝文明相遇,当大学生志愿者与特教团队携手,那些曾被称作“来自星星的孩子”,正在中国港口博物馆搭建的"情感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轨道。

33.jpg

  在模拟考古体验区,13岁的小雨正专注地将挖掘出的陶罐放入运输箱。"这是帮助文物回家的过程。"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女孩展现出难得的持续专注。社教团队研发的触觉考古教具巧妙结合海上丝绸之路运输的文物元素,通过模拟古代商船货物装卸场景,帮助特殊儿童在互动中建立空间认知。“多感官协同训练既满足康复需求,又兼顾趣味性。”特教老师杨依霖指出,沉浸式场景能有效激发孩子的社交意愿。

88.jpg

  智慧港口体验区的乐高搭建的罗门吊前,9岁的小晨操控机械手臂精准落位最后一个集装箱,成功完成集装箱装卸任务时脱口而出的“成功“,让在场志愿者深受触动。这个特别设计的“未来工程师”体验项目,将宁波舟山港智能码头作业流程简化为图形化编程模块,通过遥感装置将复杂的机械运动转化为直观操作界面。技术团队负责人介绍:“从集装箱抓取定位到装卸转运,每个环节都嵌入了逻辑训练触点,既符合认知特点又体现科技内涵。”

22.jpg

 

44.jpg

  活动现场的“动线分流系统”与减压茶歇等细节设计,折射出“特教+文博”团队的专业考量。宁波大学志愿者陈同学展示手机里保存的黏土甜甜圈作品时说:“在策展互动中,我们学会了用更包容的方式沟通。”这种双向成长的理念,在由200余件公众投稿作品组成的"星愿墙"上得到生动体现——梧桐幼儿园师生亲手捏制的“甜甜圈”创意作品、博物馆参观者创作的纸船及手写寄语与“星孩”的创作共同构建起平等对话的空间。

11.jpg

  “这些展品不是普通展品,是星宝们与社会平等对话的桥梁,是社会认知与包容的博物馆坐标。”中国港口博物馆副馆长吴凤说,港博将持续深化“博物馆+特教”模式,联合多方构建常态化融合教育课程。正如活动主题所昭示,当公益理念从单向帮扶转向共生共育,每个特殊个体都能在社会的包容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这场持续六年的温暖实践,正以文化之力重构着公共教育的可能性,“向上生长”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