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下午,《港口与影像III :口岸的回响》展览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幕,开幕式由策展人何伊宁主持。
“港口与影像”第三期项目以“口岸的回响”为主题,从艺术家委任实践出发,借助展览与出版的策划,思考“口岸”作为地理、交通和文化生产的空间,在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中的变迁。本期项目邀请了6位活跃在影像创作领域的青年艺术家——陈荣辉、王翰林、孙海霆、宋天琪、程新皓和刘雨佳——分别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山东港口、丹东、哈尔滨、昆明和昆仑山/边疆宾馆的不同议题展开视觉化的探索。
本期展览和出版围绕口岸城市(区域)在历史和当下的对话,以相隔百年的两个时间和空间框架所展开: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面对以英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之时,通商口岸作为近代中国条约体系塑形之下的产物,成为中国近代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节点,并与更广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构、航运和铁路系统扩张和民族主义产生联系;二是21世纪初的当下,在“一带一路”倡议,“自贸港”协议等开放措施的制定下,口岸城市(区域)作为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的核心,通过更新经济和地域文化,将地区、国家和全球贸易连接在一起。此外,考虑到持续不断的疫情对于中国与国际之间交通运输、旅行带来的影响,本期项目亦希望借助艺术家们对当下口岸的“描摹”,关注疫情及其政策对地区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遍影响。展览画册由假杂志社编辑出版,于展览开幕同期推出。
中国港口博物馆当天夜间开放,为了让观众听到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在开幕式结束后举办了一场策展与创作分享会。分享会上,策展人和参展艺术家为观众们讲述了此次影展的台前幕后,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和创作思路。
此次参与第三期委任创作的艺术家在议题的选择和创作方向上各有不同,且考虑到“港口与影像” 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口岸的回响”聚焦在艺术家个人的视角——不仅是对历史的重估和现实的描摹,还提供给我们一把把解读和破译历史复杂性的钥匙,并邀请我们利用这些钥匙来打开当下和未来的连接。在百年的对话中,伴随着这些城市的发展,口岸的意义也在发生着变化。如果说以港口(城市、空间、文化)作为 “点” ,借助艺术家的影像实践与时间和空间的复调产生对话构筑了“港口与影像” 计划一条条细“线”,那么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国家和世界的层面上去纵观这些点线所搭建的网络,便构成了一个“面” ——在其交叉和融合处连接成对时代的映射和思考。
“港口与影像”是中国港口博物馆策划的系列展览,由中国港口博物馆与视觉艺术研究者、策展人何伊宁于2016年共同发起,其初衷是通过委任艺术家展开摄影和相关媒介的实践,来探索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港口地区发展的现实环境,以及港城空间关系下衍生出的不同议题。截至2022年,“港口与影像”计划共先后委任21位艺术家就中国和日本共20个港城和口岸(区域)进行创作,在中国港口博物馆每两年的展览和出版计划之外,该计划在过去6年内借助广泛的媒体人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回应和讨论,一方面持续关注与港口相关的文化和创作实践,另一方面不断反思和拓展委任的方向和逻辑。开幕式上,主办方中国港口博物馆再次委任了何伊宁担任第四届“港口与影像”计划的策展人。这也是中国港口博物馆采取与社会策展人合作,委托艺术家进行专题创作的新形式,是知识生产的博物馆创新,更是“参与式”博物馆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中国港口博物馆从不同维度对港口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展示,不断打造和延伸港口文化品牌,以“港口与影像”“港口与诗歌”“港口与民谣”“港口与雕塑”等活动,拓展性地与群众文化、城市文学、当代艺术等其他领域开展跨界合作,让市民对“港口”有了温度感和归属感的观念转化。未来,中国港口博物馆还将与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不同背景的独立策展人、多种形态的文化艺术机构合作,搭建一个多元而能动的平台,在创新与融合中,为广大公众献上新的艺术与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