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博资讯| 活动预告| 通知公告
中国港口博物馆荣获第二届宁波创新营销奖
发布时间:2017-01-09 13:22:40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1月6日,中国制造2025(宁波)发展论坛暨第二届宁波创新营销奖调研成果发布会在宁波举办,中国港口博物馆成立两年来在机制创新、活动创新、服务创新上勇于开拓创新,荣获第二届宁波创新营销奖。

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每位国民每年3-5次走进博物馆,而我国平均每位公民约2年才走进一次博物馆。中国的博物馆在营销之路上任重而道远,而中国港口博物馆正以自身努力践行着这条并非坦途的营销之路。

机制创新

成立中国港口博物馆理事会,成为宁波市第一家建立理事会的国有博物馆。理事构成体现行业性和专题性的特色、“三位一体”有效制衡的运营机制、理事会主体实效和理事个体作用有效发挥的做法助力发展决策。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与港口博物馆合作建设模式体现优势,得到国家文物局高度认可。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科研机构长处得以发挥,实现互利多赢。博物馆总分馆管理机制初见成效,区域内梅山盐场纪念馆、邵克萍艺术陈列馆、塔峙圃票证博物馆运营良好,形成“1+7”博物馆体系。

活动创新

1、展览紧贴时势。

开馆以来,在改造提升以上六大固定陈列的基础上,根据广大公众需要,充分利用展厅场地,港口博物馆精心策划,推陈出新,共举办《向东是大海——纪念郑和下西洋特展》、《“妙相庄严——辽宁省博物馆佛教造像精品展”》、《坚定的木刻战士——邵克萍百年诞辰纪念展》等19期临时展览。使观众到这里来能够常看常新,进一步增强了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其中,“港通天下”——中国港口历史陈列,荣获第12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向东是大海——纪念郑和下西洋特展》荣获第十届(2015年度)浙江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我馆策展、布展能力受到广泛赞誉。

2、互动开展社教。

港口博物馆还用心谋划、组织开展了其他各类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文化惠民与社教活动,逐步构建起了辐射各层次、各群体的社教活动体系。面向市民,以海洋文化、港口历史、遗产保护、文物鉴赏、艺术赏析等为主题的“港博讲坛”25期;针对青少年观众,策划强调趣味性、生动性、互动性的体验式社教活动 “锦衣嘉年华”、“集装箱印象”等76期活动,受到青少年群体的喜爱与欢迎。其中“模拟考古”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全省首届博物馆十佳青少年教育项目”称号。与国内优秀教育团队合作,成功策划举办“万物启蒙”夏令营第一季“竹君子”活动,唤醒孩子的工匠精神与人文情怀。“流动博物馆”先后走进学校、企业、部队、农村、社区。组织市民共同参与“探古寻幽”活动。这些系列特色活动一经推出,报名火爆,效应明显,使得港口博物馆已经成为市民享受高雅文化、学习历史知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

服务创新

1、打造智慧场馆。

建立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智慧导览系统、智能业务系统和文物检测无线系统,实现全馆WIFI全覆盖,推广微信导览和APP交互平台。通过RFID智能导览、数字博物馆、微信导览构建网上虚拟展馆,多形式服务观众,利用AR与多模定位系统。为观众提供人性化、科技化、多样化的体验和服务,加深知识受众的文化感知。

2、文创延伸文化

组建宁波市港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自主创意设计产品,推出文创商店及微店销售平台,亮相首届宁波文博会展示近百件文创产品、参展第11届中国(义乌)文交会,受到业界肯定。承接2016宁波国际马拉松赛官方纪念品设计开发,借力赛事影响力宣传产品文化价值。发挥体育名人效应,推广文创产品销售,赢得各方积极反响。发布国内首款以航海和海上丝路为主题的桌游棋。将“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元素与游戏完美结合。开发“港博印象”、“集装箱温度”、“龙泉青记忆”、“阿罗姆的世界”、“郑和的航海传奇”5大系列富有港口、海洋文化元素和馆藏文物元素的原创文化产品。通过文创产品延伸博物馆文化,让更多的民众将博物馆与记忆带回家。

呼应当今“互联网+”时代潮流,在强化传统宣传手段的基础上,港口博物馆还十分注重文博资源与互联网络的深度融合,力求创造新的传播方式和新的发展生态。港口博物馆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社交公共平台,成功构筑起大众与博物馆之间沟通的桥梁,促进博物馆文化在公众领域的传播进入更快捷、更迅速、更具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新阶段。

中国港口博物馆既承载着宁波的港口文化,也承担着振兴中国博物馆业的重要任务,准确定位,合理规划,作为国字号博物馆的后起之秀,中国港口博物馆已展现出弯道超速的决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