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展览《海帆流彩万里风——十八、十九世纪中国外销品展》,中国港口博物馆于8月25日举办了第三弹关于“指南针”主题的社教活动。带领孩子们了解指南针以及磁铁的奥秘。首先,社交老师带领孩子们参观并讲解了临展,介绍了精美的外销画、瓷器、银器等文物,带领孩子们了解当时的贸易往来与艺术交流,为接下来指南针的活动做铺垫。孩子们认真欣赏着十八、十九世纪的精致外销艺术品..
以《海帆流彩万里风——十八、十九世纪中国外销艺术品》临展内容为主题的第二弹社教活动于8月5日在中国博物馆如期举行。此次社教活动的主题为“瓷之源”,意在带领孩子们探索瓷器的起源,通过想象力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瓷器。活动开始后,社教人员首先带领孩子们参观了临展厅,详细介绍了十八、十九世纪的各类外销艺术品。孩子们与社教老师频频互动,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欣赏着展厅里..
为配合《海帆流彩万里风——十八、十九世纪中国外销艺术品展》,丰富青少年暑期活动,中国港口博物馆于7月29日举办了一期以“青花”为主题的特色社教活动。活动开始,社教人员带领孩子们参观展览,介绍十八、十九世纪中外贸易及文化艺术的交流。孩子们认真听讲解,观赏精美的外销画、外销扇、瓷器、牙雕、银器等外销艺术品。参观完毕,回到教室,孩子们动起小手做手工。这次手工用的白纸..
7月1日下午,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展“我与港博同成长”青少年教育体验活动“童心向党•多彩飞扬”在四楼社教活动区举行,本次活动邀请15组家庭进行“庆七•一”活动,用独特的方式共迎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 活动中,社教老师为大家讲解建党节的由来及相关知识。之后,家长与孩子们观看视频《中国共产党的艰难历程》。通过观看红色影片,让大家回顾了中国革命历..
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用赛龙舟、包粽子、挂荷包等方式来进行庆祝。为给青少年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弘扬民族文化,6月18日,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展“我与港博同成长”青少年教育体验活动“五月五日午,荷包艾草香”来庆祝。我们的活动开场用端午节知识问答来热场,通过知识问答让小朋友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然后我们开始制作荷包,这看起来简单的活..
6月9日下午,“我与港博同成长”青少年教育体验活动之“星空海洋 扬帆起航”在港博A区四楼社教活动区举行。 活动开始,社教老师带着孩子们参观临展《一个法国人的船政情结展》。之后,老师带大家一起搭建模型。进入体验环节,社教老师发放制作模型的材料,并一步一步教小朋友如何制作。制作完成,看着一个个精致的模型,孩子的脸上乐开了花。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增强了动手能力,普及..
5月14日至21日是全国科技活动周,中国港口博物馆作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积极推出各类科普活动。5月19日下午,“我与港博同成长”青少年教育体验活动之“灯火阑珊处,共此间烛光”在港博A区四楼社教活动区举行。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发明的电灯对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次我们围绕电灯为主题,为孩子们讲爱迪生的故事与用电小常识,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积极发言,参与度..
5月13日下午,“我与港博同成长”青少年教育体验活动“模拟考古——金钩玉带入梦来之千秋遗韵”在A区四楼社教区举行。此次社教活动结合临展进行,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国古代带钩的历史文化及考古相关知识。活动开始,社教老师带领青少年与家长参观“金钩玉带入梦来——中国古代带钩展”,从带钩本身的发展演变、带钩的文化内涵、带钩的铸造工艺..
4月21日,为配合《金钩玉带入梦来》特展,中国港口博物馆社会教育部特推出“我与港博同成长”青少年教育体验活动“金钩玉带,卡纸生辉”。活动开始,社教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此次活动的主题。接下来为孩子们讲解钩弋夫人、管仲射钩等与古代带钩相关的故事及其悠久的历史。而后通过PPT欣赏带钩的纹饰、造型和工艺,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古代带钩。课程结束后,进入手工制作环节。经过..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不仅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缅怀先人、祭奠烈士的传统节日。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4月5日,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展了“我与港博同成长”青少年教育体验活动“清明节,打青团,清甜溢草香”。活动开始,社教老师用“介子推割股救主”的故事带大家了解清明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