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博讲坛| 我与港博同成长
活动回顾:青铜,狞厉与异变,存在与时间
发布时间:2024-06-05 14:12:48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十二年》

  凝重雄奇,严谨澄澈。青铜器物于当下,早已静默于博物馆与展厅间,但并非无声。5月25日,在“止戈为武——两周青铜兵器与军事文化展”这一展览在地机缘下,我们于港博社教新“领地”集梦空间开展了与之对应的铜质工坊实验活动,一起领略那觥筹交错、风起云涌的时代。

  11.jpg

  01青铜兵器的那些事儿

  《三国演义》中吕布的方天画戟、《水浒传》中林冲的丈八蛇矛、《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武器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总令人津津乐道。但,真正了解历史,还得从考古相关实物着手,从四川博物院镇馆之宝——水路攻战纹铜壶上的纹饰出发,我们见到战国时期战争、仪式、生活种种情形。从兵器的形状来源进行进一步思考,我们讨论推测出,原始先民为了渔猎、耕种、收获等活动制作了各种工具,如锤、棒、斧、刀、镰、矛、弓等等,后来随着生产力发展,生活物质有了剩余,私有财产产生,渐渐出现较大规模的械斗,人们选择合适工具进行专门斗争化改造,兵器逐渐从生产工具中抽离。

  22.jpg

  战国 水陆攻占纹铜壶 四川博物院 藏 

  而后,我们针对钺、戈、戟、剑进行展开论述,针对具体兵器种类推测其不同战斗模式。于两周时期,戈、矛等易铸造兵器使用更为广泛,而戟、剑更多处于实验性的范畴,我们从文献学、考古学、图像学多角度进行穿插分析得出该结论。春秋战国时期,两军交战以车战为主,青铜兵器大规模使用于战场,其铸造方式更成系统化,毛遂自荐中的“持戟百万”也是例证之一,而吴越国家处丘陵地带、且临水,水战与步兵交战便成了该地域战争主流形式,长兵器并不适用,剑、弓等便捷携带类兵器使用更为频繁。

  那么,青铜兵器是如何减少使用的呢?据推测,一方面源于冶铁技术的进步,铁质兵器比起青铜兵器的各类属性更符合战场需求,另一方面,铜质资源的减少以及权利、社会风气转变、匈奴进攻战争方式改变等因素同样使得包括青铜兵器在内的各类青铜器数量锐减。

  02 关于青铜材质

  青铜,古称吉金,源于青铜出炉后的初期成色为金色,而经千百年氧化、锈蚀才逐步变为我们于博物馆等地看到的斑驳锈状,近现代考古报告中学者们对于“金”的分析多偏向于红铜。

  33.jpg

  红铜矿石

  古人铸造青铜器,也非常讲究,《考工记•六齐》便记载不同青铜物品需使用不同铜锡配比。其铸造方式有范筑法与失蜡法两种形式,在含铜料中混入一定程度的含锡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纯铜自身的熔点,而混入铅元素能使青铜器自身变得更为稳固。

  03铜的色变、绣变实验

  青铜的铜锈分有害铜锈与有益铜锈,一般文物修复保留的是有益铜锈,去除有害铜锈,因有害铜锈能不断深入腐蚀青铜内部引起脆化等不利于青铜器保留,且与其他并置青铜器会发生传染性反应会引发青铜器特有的“青铜病”。而于当代,铜质材料活跃于各个领域,其中艺术创作常见的铜版画、综合材料画种、首饰设计工艺更是探索出了铜的不同艺术形式,在课后,我们观察了不同食材与黄铜的反应情况。

  44.jpg

黄铜与不同食材反应结果一览

最后我们尝试对红铜、黄铜两种铜质进行去油、抛光、催化,对铜做旧并串联挂饰,体验了一把铜质实验、加工为饰品的乐趣。

55.jpg


6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