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人文天祥以磁石来比喻自己忠于宋朝的一片忠心。磁针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也是指南针中的重要部件。馆藏的执罗盘俑的罗盘正是古人使用这一工具的有力证据,那磁铁是从何而来的?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古人是怎么使用指南针的?
近日,21世纪报携手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联合开展“Where are we going?——宋执罗盘俑的罗盘揭秘”活动,与孩子们一起寻找历史的方向,揭秘“罗盘”。本次活动从馆藏文物展开,以生活中常见的磁石为切口,联系海上丝绸之路,认识科学原理与历史知识,鼓励青少年动手实验,亲手制作,在做中学,涵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早在宋代时,古人们就利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发明出了“指南鱼”,并且有四种使用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和一一实验,同学们认识到了指南针的便捷性及实用性。同样原理的旱罗盘也见于馆藏的宋执罗盘俑上,并广泛用于航海。细看其中的罗盘可以发现有16 个方位刻度,中刻二分之一细纹,其中央有一明显圆孔,应当是轴承结构。这说明早在宋代,我们国家的罗盘在精度上就已经能指向32个方向了。
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出发,思考其深层的物理原理,探索古老文物中所承载的历史。同学们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手工实践,制作出了手上的罗盘。
指南针不仅能够指示地理方向,更是早早连接起东西方文明的历史实证,借助航海罗盘,古人才能够跨越大洋,架起海上丝绸之路。拿着手里承载着历史和科学知识的罗盘,同学们以合作配音的方式,用英语完成了指南针小宣讲。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探索,既追溯先辈,亦寻觅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