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前,中华大地风云变幻,社会结构悄然生变,王权初现曙光。考古学家们在广袤的土地上,发现了众多高等级大墓,这些墓葬如同时光胶囊,封存着那个时代的丰富信息。墓地选址、墓葬形制、棺椁构造以及随葬品的精美与独特,无不彰显着墓主的尊贵身份和当时社会的礼仪规范。港博讲坛特地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湖北工作队负责人彭小军为我们带来“‘王’的葬礼——距今五千年前后‘大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讲座,从多个角度剖析这些墓葬,对比不同区域的葬仪差异,为我们揭开史前中国文明发展的神秘面纱,让我们一窥那段古老岁月中社会变迁与文化融合的真实模样。
讲座一开始简述了距今五千年前我国各类考古学文化及社会发展阶段的概况,当时正处于古国时代的早期,社会整合从聚落群内部扩大到聚落之间,社会分层并有明显的等级差别,一些地方出现“国家”,“国家”内部明显具有精密的社会分工及统一的精神信仰,是由高度权力管理的社会。当时的大墓一般具有墓坑大、随葬品多且有高等级器物、葬具复杂、葬地位置特殊等特点。
葬仪是非常复杂的仪式,与墓主身份具有深度联系,考古发掘中所发现的只是极其碎片化的信息,需要深入研究加以尽可能的复原。讲座随后例举了一些大墓的例子,如仰韶晚期妯娌墓地和灵宝西坡墓地、屈家岭文化的城河遗址和王家塝墓地,良渚文化瑶山祭坛和反山祭坛、大汶口文化焦家遗址等重要遗址中的大墓。通过对墓葬规模、随葬品、人骨或遗体、填土包含物、墓葬形制、分布位置、周边配置(如祭祀坑等)、葬具、葬式等的分析,可以揭示墓主身份、复原下葬时间及下葬过程,确定葬仪制度,更进一步探索分工变化等社会问题。
仰韶、屈家岭、大汶口及良渚各文化的大墓,分析其葬地、尸身、葬具、随葬品、祭祀等各方面的异同点,可以看出各地大墓的葬仪虽然具有明显差异,但也有趋同的倾向,展示出文化的流动与融合。
讲座结束后彭主任针对观众提出的古代思想观念是否能通过葬仪体现、墓葬中是否反映出特殊的祭祀仪式、是否发现关于古代丧葬音乐的线索、如何通过棺椁体现身份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