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博讲坛| 我与港博同成长
港博讲坛:四川盆地战国时期铜璜形饰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6 14:36:29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在战国至汉初的考古发现中,常有一种拱桥形的铜片制小件出土,因形似玉璜,有研究者称其为“璜形饰”。9月23日下午“港博论坛”第93期邀请到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孟洲为我们讲解了四川盆地战国至西汉初期墓葬中出土的铜璜形饰的奥秘。

11.jpg

  讲座开始首先强调了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和地貌情况,认为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同时在先秦时期的文化面貌上也相对独立。四川盆地在远古至先秦时期先后出现过宝墩文化、鱼凫村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等文化类型,这些文化具有自己的特征,但同时也受到来自其他地区的影响。

  铜璜形饰这类器物的基本形态是片状,拱桥形或作磬折形,拱顶常设一钮,无钮者拱顶内缘必有一孔,两端平齐或斜直(鼓侧),也有圆隆或做成兽头形的,因它的形制而被称为“桥梁币”“磬币”“桥形饰”“璜形饰”“桥形璜”“马鞍形饰件”等,有多种叫法。该类器物最早出现于春秋末年的中原地区,而后不断向外传播,战国中晚期基本遍布整个黄河中下游,并向西南传入四川盆地。因形制和纹饰差异,可以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四川盆地目前出土的实物,年代最早是战国中期偏晚,多为战国晚期到西汉。如果将铜璜形饰的型式划分结果与其出土地点结合,我们会发现川西平原出土的铜璜形饰均为甲类,体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而重庆地区则包括了甲、乙、丙三类,显示出更为复杂的文化交流状态。这既与楚、秦先后直接控制渝东的部分或全部区域有关,也与巴、蜀地区长期的密切交往存在一定联系,是渝东地区战国时期人群和文化发展复杂性的一个缩影。

22.jpg

  关于这种铜璜形饰的功能,有学者认为是货币,有学者认为原本为货币,秦统一后变成阴钱或装饰品,也有学者认为原本就是模仿玉璜的装饰品。通过铜璜形饰在墓葬中位置的分析,铜璜形饰当时在四川盆地作为装饰品的可能性较大。

  四川盆地的铜器从夏商时期到战国秦汉一直受到中原文化、楚文化等文化的影响,通过铜璜形饰这一个小物件,我们既看到了巴蜀地区的自身特色,同时也关注到了该地在东周时期与包括中原地区在内的其他地区的多方位交流,是中国各地区文化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