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博资讯| 活动预告| 通知公告
首期“科技考古 宁波讲坛”开讲
发布时间:2015-06-17 16:44:27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6月16日,首期“科技考古•宁波讲坛”开讲。本次讲坛由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主任、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结华研究员主持,来自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港口博物馆、宁波各县市区文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吉林大学、南京大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共60余名代表全程旁听了本次讲坛。

 首期讲坛共设两场讲座,第一场邀请了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赵志军研究员开讲,题目为《五谷的传说和考古证据》。他首先从文献中对于“五谷”由来和种类的不同解释入手,再结合植物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分别对考古发现的大麻、水稻、粟和黍、大豆、小麦等“五谷”植物种子,从其起源、发展、演变、加工、食用,及其所反映的人类食谱、文化交流和在文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科学、全面、深入的阐释。

 第二场邀请了国际动物考古学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Archaeozoology)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袁靖研究员主讲,题目为《科技考古的思考及应用——以动物考古学为例》。他首先从我国科技考古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史着手,深入浅出的系统阐述了科技考古的概念,研究方法、对象和领域,及其包含门类和意义、价值等问题。接着,站在田野考古的角度,全面介绍了考古发掘工作中科技考古的方法与应用问题。最后,以动物考古学为例,分别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民以食为天,食以肉为上”,“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角度全面论述了动物考古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并着重介绍了鸡、猪、马、狗等家养动物的考古发现和起源、驯化、传播历程,黄河与长江流域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差异和动因,动物在祭祀和征战中的特殊角色等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两场讲座的内容系统、丰富、全面,精彩纷呈,代表了两位研究员在动、植物考古领域的深入思考和最新研究成果,对于拓宽我市文博机构考古从业人员的学术视野,掌握相关科技知识,提升考古工作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